認識鼻敏感及常見的徵狀

鼻炎可粗略分為俗稱「鼻敏感」的過敏性鼻炎、感染性鼻炎和非過敏性及非感染性鼻炎。有些人因環境致敏原而引起過敏反應,例如花粉、塵蟎、昆蟲的排泄物、動物毛髮和霉菌等,黏附在鼻黏膜上並擴散至鼻的其他組織,繼而引發流鼻涕或鼻水倒流、鼻塞、鼻痕癢、打噴嚏等徵狀。如果以上徵狀持續2天或以上,每天超過1小時,便算是鼻敏感(allergic rhinitis)。由於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關係緊密,因此不少鼻敏感患者亦同時患有哮喘,患者眼睛亦可能出現結膜炎等徵狀。


以噴鼻劑舒緩鼻敏感的徵狀

通常會以口服抗組胺(antihistamine)和白三烯受體拮抗劑(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的藥物舒緩輕微的過敏徵狀。香港醫學會代表耳鼻喉科專科醫生周振權指出,口服第一代抗組胺藥會使人昏昏欲睡,較適合睡眠前服用,而口服第二代抗組胺藥則沒有了此副作用。

對於治療鼻敏感,視乎患者的實際狀況,除了口服藥物,還可能使用噴鼻劑,將藥物噴在鼻腔內,直接控制患處和附近的過敏反應。

三類常見噴鼻劑
1. 皮質類固醇噴鼻劑: 多屬處方藥物

皮質類固醇噴鼻劑可舒緩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和眼部痕癢、紅筋和流眼水等徵狀,通常在持續用藥2週後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對於單以口服抗組胺藥仍不足以舒緩徵狀的患者,或中度至重度的鼻敏感患者,皮質類固醇噴鼻劑是適合的藥物。

皮質類固醇噴鼻劑較的常見副作用包括鼻內有刺痛或燒灼感、乾燥和結痂、流鼻血、喉嚨乾燥、鼻子發癢、發紅和腫脹等。而由於較舊式的產品的皮質類固醇劑量較高,長期使用有機會妨礙兒童發育和引致眼壓上升。在本港出售的皮質類固醇噴鼻劑大多屬於處方藥物,亦有部分屬監督售賣藥物,消費者應在醫生處方或藥劑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皮質類固醇噴鼻劑,以免誤用。


2. 血管收縮劑噴鼻劑: 只宜短時間使用

血管收縮劑(vasoconstrictor)噴鼻劑其優點是能快速通鼻塞。不過,血管收縮劑並不適合長期持續使用,短期3天舒緩鼻塞徵狀便應停止,最長也不應超過1星期。如果使用血管收縮劑超過1星期,鼻內的血管便有機會出現反應性擴張的副作用,患者通常需要繼續施用血管收縮劑以期再獲得通鼻塞效果,結果愈噴愈頻密,更有機會愈噴愈鼻塞。

另外,血管收縮劑能令血壓上升,因此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和長者並不宜使用血管收縮劑。而正在服用三環抗抑鬱藥或單胺氧化酵素抑制劑等抗抑鬱藥人士,前列腺肥大的男士,亦不宜使用。


3. 鹽水洗鼻沖走致敏原

以不含藥性的鹽水噴鼻劑沖洗鼻腔,有助於去除致敏原、細菌和炎症物質等,又可稀釋鼻內黏液,使呼吸道內絨毛較易將其帶走,因而能舒緩鼻塞。

患者亦可自行調製鹽水,以針筒噴出鹽水沖洗鼻腔。調製用的鹽和水最好是患者平日飲食一直使用的,以確保不會對所含有的物質產生不良反應。
Step 1. 預備1個可容納1升容量的瓶。
Step 2. 將水煮沸,待降溫後將1升的水倒進預備好的瓶。
Step 3. 將1茶匙的鹽加進水中並攪拌至完全溶解,這瓶鹽水便可使用1天。

使用時將適量的鹽水倒進1個清潔的碗中,然後以幼身的針筒抽取1至2毫升的鹽水,將針筒嘴移近鼻孔,暫時閉氣,按下注射器將鹽水噴入鼻腔裏,兩邊鼻孔都沖洗過後便完成。每次沖洗完都要清潔針筒和碗。翌日將舊的鹽水倒掉,並重新調製1瓶,以保持衞生。



掌握使用噴鼻劑的技巧

保持噴鼻劑清潔衞生: 施藥時由於噴嘴需要放在鼻孔位置,有機會因而沾上細菌。患者應注意噴鼻劑的衞生,每次使用後都應按指示清潔或沖洗噴嘴,亦不要與人共用噴鼻劑,以免傳播疾病。
適當儲存: 大部分皮質類固醇噴鼻劑和血管收縮劑都建議將藥瓶儲存於30℃以下,惟都不應放於0℃以下或於雪櫃冷藏。而鹽水噴鼻劑不應將其置於溫度較高的位置,以減低瓶身爆裂的風險。若噴鼻劑在開封後儲存了一段時間再取出使用,應先檢查藥瓶和噴嘴有否異樣,若噴霧的顏色或味道有變,就不宜再用。周振權醫生指出,如果患者在使用時注意衞生,開封後保守估計可使用4星期,為安全起見,不建議放置過久。

依照醫生指示使用: 如果身體出現新徵狀應盡快求醫,讓醫生診斷是否患上新病症,並按最新的身體狀況指導是否仍然繼續使用噴鼻劑。

使用噴鼻劑的主要步驟:
搖勻瓶子
站直,頭微向前傾,使得眼睛可往下看
用右手把噴嘴指向左邊鼻孔,噴嘴僅僅放在鼻內便可,噴嘴頭瞄向鼻腔靠外一側
按掣噴出1下,視乎建議的劑量和指示,如有需要噴第2下(第2下應噴向鼻腔內不同的方向)
換手並在另一邊鼻孔重複步驟3及4
輕輕吸氣,不須過度用力吸

有關詳情,大家可留意新一期《選擇》月刊(545期)。
https://www.consumer.org.hk/tc/issue/545

以上文章由Price.com.hk提供
https://bit.ly/3uxlPeG


延伸閱讀:
【抗疫2022】新冠肺炎後遺症可持續一年 理大設計「康復八式」助復元
https://timable.com/zh-hk/blog/2160867

【抗疫2022】一文了解Omicron後遺症 「長新冠」症狀對身體有咩影響 嚴重疲勞集中力不足
https://timable.com/zh-hk/blog/2146591

【抗疫2022】用血氧機觀察新冠肺炎COVID-19病情?
https://timable.com/zh-hk/blog/2141752

Follow埋Timable FB同IG
FB:https://www.facebook.com/timable.hk
IG:https://www.instagram.com/timable/

立即下載Timable App,隨時隨地捕捉本地活動資訊
iOS/Android:https://bit.ly/timable_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