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因契刻在龜腹甲或獸骨(以牛肩胛為主)上而得名,是中國及東亞已知的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它不僅作為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更承載著華夏民族共同的早期記憶。
今年適逢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亦是饒宗頤教授之甲骨學研究巨著《殷代貞卜人物通考》出版60周年。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為此特別於2019年下半年舉辦系列活動,率先為系列活動揭開序幕的是第五屆志道游藝
「靈龜告猶」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展暨饒宗頤教授《殷代貞卜人物通考》出版60周年特展。
國學院與我國唯一一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共同舉辦此次大型展覽。本次展覽是該館久負盛名的《漢字》展之香港首站,非常難得。同場亦將展示珍貴的饒教授治學相片和手稿(複製本)、《殷代貞卜人物通考》不同版本,以及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所藏的精選甲骨學研究書籍等。
香港浸會大學三大展區如下:
1)
饒宗頤教授與甲骨學
2019/9/13 – 2019/11/26
2)
甲骨學書籍精選
2019/9/13 – 2019/10/20
3)
《漢字》展
2019/9/2 – 2019/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