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 25/8/2021:
由於主要藝術創作人員身體抱恙,原定於 2021 年 9 月 1 至 5 日在牛池灣文娛中心文娛廳的《最危險的時候》演讀劇場將延期至明年 2022 年 5 月 14 至 15 日,在屯門大會堂文娛廳舉行。
經 art-mate 購票的觀眾可選擇換領明年演出場次的門票或退票,請於 9 月 8 日(星期三)或之前填妥表格
https://forms.gle/VPAJWoJEeTkNe5g56 ,以便本團辦理相關手續。
選擇免費網上直播場次之觀眾,本團將會盡快個別通知有關安排。
田漢
國歌作詞人 文革冤魂
最危險的時候 發岀最後的吼聲
田漢,是爲中國話劇的奠基人。中國話劇從西方戲劇移植過來,田漢於1921年翻譯王爾德的《莎樂美》便開中國話劇直接翻譯歐美劇本之先;他也是第一個創立民辦藝術學院的人,他領導的南國社將話劇推廣到全國,令話劇這門泊來的藝術迅速在中國本土紮根。終其一生,他創作了不少堪為經典的話劇及戲曲劇本,豐富厚實了中國話劇的內涵。新中國成立後,田漢曾經寫下《關漢卿》,召喚數百年前元代戲劇大師關漢卿的英魂,謳歌一位戲劇家不屈的氣節。
可惜田漢遇到批鬥,被囚禁在秦城監獄,身心受盡摧殘,兩年後他慘遭冤死,名字也被換掉,連骨灰也未有留下,現存田漢的骨灰盒裡放着的是:一枝筆、一頂帽子、兩方印章、一頁《義勇軍進行曲》的樂譜和一本《關漢卿》劇本。
是次演讀並不是為了田漢翻案,而是要重新翻開這段被刻意淡化的黑歷史。製作團隊除了搜集田漢人生的資料,還加上他筆下的作品選段,互相映襯對照。田漢接觸西方話劇之時,正值近代中國風雲變幻的年代,他以飽滿的激情高舉戲劇的旗幟,希望為中國尋找一條出路。中國今天甚至無暇細想,已在迎接巨大的時代轉變,田漢當時發出的一些問題,提出的答案,某些地方今天看來或許過份簡單,但其實仍有不少值得反思之處。
粵語演出
節目設有中場休息
製作團隊:
導演:胡海輝
編劇:陳敢權*
演讀員:蘇育輝、麥智樂、譚安婷、梁家銘、梁錕堯
戲曲演讀員:司徒翠英、黃葆輝
燈光設計:鄭可聆
舞台監督:鄺梓珊
* 承蒙香港話劇團批准參與是次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