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26 Sep 2022 (everyday) 11am ‑ 7pm (8 hours)
G/F 202, Tai Nan Street, Sham Shui Po,
free
contributed by


一切皆可被替代,
萬物亦變得了無意義。
若未來已成定局,
行動還有什麼意思?

曾經聲嘶力竭地哭喊過,掙扎過,
但時間亦不會因為憐憫而停留。
我們似乎僅僅推遲了那無可避免的,
卻仍然棲居於漫長的惡夢。

值得嗎?
但至少我們曾經嘗試。

那你願不願意再試多次?
當然。

因為我們知道,
他們才是僅僅推遲了那無可避免的,
真正的終局。

生而為人,在生活中無可避免地面對抉擇。我們選擇、後悔、自省,然後重新選擇,重覆、又再重覆。

或許每到靜夜之時,腦海又會浮起:今天午餐如果點下午茶可以便宜五蚊;又或者想起那句一時意氣,但抓破頭皮也收不回來收的話;也可能是那無數次看見跌倒在地上,卻未能拉他一把的那個陌生人。我們往往會預視好結局,卻往往又失望而回。每個決定看似只會以遺憾作結,但假如「結局」只是路上的一個小節,其實迂迴的道路又是指向何方?

是次展覽,由林曉雪,鄭喆欣,謝佳淇和梁凱雅四位年輕藝術家藉作品回應關於抉擇與命定等生活命題,從四個獨有的世界觀引導大眾以「我」作為出發點思考獨立個體對世界的影響。

Presented by @auton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