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Dec 2022 ‑ 3 Feb 2023 (except Sun) 10am ‑ 7pm (9 hours)
601-605 Pedder Building, 12 Pedder Street, Central, Hong Kong
free
contributed by


《隱逸》是中國藝術家的作品群展,他們使用不同媒介進行跨代探索,對社會固有的價值觀提出疑問。避世是一種自覺的方式,可以開闢出一個質疑傳統、文化象徵、創傷、靈性、消費主義和混亂等問題的空間。對激發獨立思考空間的渴望不僅是為了自我滿足,更重要的是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更深入地理解我們存在的意義,正如袁宏道(1568–1610)所說:「世人但有殊癖,終生不易,便是名士。」孤獨是藝術家在追求真正的快樂滿足的過程中培養殊癖的土壤。

事實上,中國的隱士文化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孔子所在的春秋戰國時期甚或更早的時期。例如明朝畫家朱耷,又名「八大山人」,在明亡後假扮瘋癲僧人隱居山中以逃避社會。在當今的資訊化時代,城市化的加快推進也促使了很多人去鄉村尋找靈魂歸宿。然而,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非常依賴移動科技,要做到真正的隱居可謂是天方夜譚,而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將周遭環境幻化為虛擬替代現實。




此次展覽將展出繪畫、設計和多媒體影像作品,以傳達在偶然世界中尋求永恆的集體願望。藝術家不為環境所限,將自然和個人經歷作為靈感來源。《隱逸》揭示了疏離感作為藝術實踐的動力;藝術家克制了作品的直白表達,為觀者體味每件作品的微妙之處留出餘地。這些後現代文人先鋒作品直抵觀者內心深處,不動聲色地撫慰著觀者的心靈。

參展藝術家:李明、倪志琪、龎壔、仇德樹、楊丹鳳和朱佩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