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5 Feb 2023 (everyday) 11am ‑ 8pm (9 hours)
香港中環堅尼地道7A 5/F
free
contributed by


⿈國忠在傳統媒介上以非傳統的創作⽅法, 建構與時空的對話, 營造獨特的視覺語⾔,為玻璃藝術提供嶄新的焦點。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矽砂,是⼈類⽂明發展史上最早誕⽣的⼈⼯材料之⼀,為矽酸鹽類的透明物質,具極佳的延展性及可塑性。 玻璃誕⽣⾄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然⽽,玻璃作為承載藝術家靈魂與創造⼒的載體,卻是並不遙遠的事情。 玻璃藝術從⻄⽅走到亞洲展露光茫,卻不⾜以50年。在這短短的數⼗年間,新⼀代的玻璃藝術家促成了亞洲當代玻璃藝術的發展。



繼亞洲當代玻璃藝術⽂化交流計劃 ( 2012 年 )及亞洲當代玻璃藝術 – 臺灣 ( 2016 年 ),今次⿈國忠將焦點回歸香港,並試圖回應世界各地的玻璃藝術發展! ⿈國忠是位玻璃雕塑家 - 香港玻璃藝術的先駒,三⼗多年來不遺餘⼒,⼀邊教授玻璃藝術,⼀邊進⾏創作。 「認識藝術,研究玻璃,了解⼈⽣」是⿈國忠的座右銘。玻璃好像與⼈⽣風⾺⽜不相及,但⿈國忠認為:玻璃能讓⼈感受甜、酸、苦、辣,好的玻璃藝術品能感動⼈! ⿈國忠將在 { 焦點 - ⿈國忠玻璃藝術展 } 中探索物料的本質,在傳統媒介上以非傳統的創作⽅法,建構與時空的對話,並將玻璃、琺瑯和⾦屬材料的物理變化融入作品中,營造獨特的視覺語⾔,為玻璃藝術提供嶄新的焦點。


有關藝術家
⿈國忠
1963年出⽣於香港。玻璃雕塑家、默劇⼈、⽊偶及⾯具師。 ⿈氏⾃1985年起隨陳松江先⽣,學習陶藝及搪瓷。其後⾃學玻璃燒製,並以玻璃作為創作媒介。

妙想奇思,令平凡的矽砂變作⾊彩繁茂、光影變幻多端的琉璃 。早在三⼗年前,⿈氏抱著⼀份好奇⼼,嘗試接觸玻璃這⼀種材質物料,在不知不覺間卻深深愛上這種創作媒介。奈何當時香港並沒有可以進修學習玻璃院校。就在當時⽽⾔可以說是「三無」:⼀. 無學習玻璃的課程;⼆. 無地⽅進⾏玻璃 創作;三. 無可以諮詢的玻璃藝術家。就在這種情況下⿈氏就買來⼀些書籍、⼩電窯和僅僅靠幾堂學習陶藝及七寶燒的經驗,就開始⾃學玻璃。

為了讓更多⼈接觸玻璃創作技法,⿈氏到⻘少年中⼼開辦課程,並開始透過展覽活動,展示他的創作。其後更獲邀請到:藝穗會、香港藝術館、香港藝術中⼼、香港視覺藝術中⼼等地⽅開辦有關玻璃的課程。⿈氏深深感受到香港創作玻璃的困難,毅然於1993年創立「香港玻璃⼯作室」,致⼒在香港推動玻璃藝術, 提供⼀個設備齊全的玻璃⼯作室,讓玻璃愛好者有⼀個合適的創作空間。於2000年起, ⿈氏九度帶領學員到台灣,學習玻璃吹製及脫碏鑄造技法。其間深受台灣玻璃藝術的發展及成就所感動,回港後決意將玻璃吹製及玻璃脫蠟鑄造技術引進香港,並升級完善玻璃⼯作室的各項設施;2004年,成立香港玻璃藝術協會。

⿈⽒以推廣玻璃藝術為⼰任,積極推動玻璃藝術在香港的發展,培養新⼀代玻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