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keting
1 ‑ 3 Jun 2023 (everyday) 8 ‑ 9:30pm (1 hour 30 minutes)
3 ‑ 4 Jun 2023 (everyday) 3 ‑ 4:30pm (1 hour 30 minutes)
11 Clear Water Bay Road, Kowloon, Hong Kong
$250
contributed by


當個人品德成了學業分數的度量衡,又有多少美德是發自內心?

教育改革:學生功名,不再賴以分數成績,端看品德操行。未達標者,非但不獲升班,更有可能永續留級,輪迴不斷。

改革之後,校園內因而風雲變色。一向成績優異的高材生,從此敬陪末座;資質平庸的,竟一躍成為新學制的寵兒,獨佔鰲頭。心有不甘的高材生,毅然向品德教育科主任據理力爭。隨着教員室窗外的參天巨樹日益茁壯,教師、學霸與庸才皆茫然不知,他們正捲入一場教育制度的陰暗漩渦。

「取材很好,當下發人深省的議題。台詞簡潔,勝在沒過度『說教』,布局不俗,故事節奏明快,有《Oleanna》(David Mamet)的影子」 ──評審 陳志樺

「劇本的隱喻叫人深思,對強權的無力感,寫得十分好」 ──評審 林愛華

「內在議題非常有趣,亦很有意義」 ──評審 司徒慧焯

  • 粵語演出 In Cantonese
  • 不設劃位
  • 本節目含吸煙場面
  • 適合六歲或以上人士觀看



演後座談會嘉賓
​6月1日 星期四 8pm | 張飛帆(編劇)
6月2日 星期五 8pm | 鄧偉傑(同流藝術總監)
6月3日 星期六 3pm | 莊梅岩(編劇)
6月3日 星期六 8pm | 陳志樺(編劇)


​藝術總監、文本指導:羅靜雯
編劇:林澤銘
導演:鄭嘉俊
演員:陳仕文、馬嘉潁、梁景堯、阮煒楹
佈景及服裝設計:LCM
燈光設計:葉俊霖
音響設計:温新康
音樂設計:陳玉彬
影像設計:陳家濠
化妝設計:鄭蓮花
平面設計:李俊良
宣傳攝影:Wisely Chan@DUO Production
舞台監督:黃劍冰
執行舞台監督:陳諾恆
助理舞台監督:林翠珊、陳嘉浚
監製:黃思婷
助理監製:鄭淇丰、李應龍^

^由香港藝術發展局第九屆「藝術行政人員實習計劃」資助


影話戲「青年編劇劇本寫作計劃」於2007年首辦,旨在發掘和培訓青年編劇,並提供一個發表新作的平台。透過不同階段的活動,包括講座、工作坊、文本指導、試演、文本重整等,參加者將會得到磨練和實踐的機會,以啟發其創意及提升創作水平。歷屆獲上演的優勝劇本包括《愛情山手線》(2010) 、《房間裏的女人》(2012) 、《螢火》(2013)、《再見十二浦》(2015)、《赤城頌》(2018) 、《扣題》(2020)。
Art-Mate | early bird
17 Apr - 4 May

(ended)
Art-Mate | public sale
5 May (Fri) 4pm onward

(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