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一個「位置」,不是講季節、天氣,不是談收入、存款,更不是此時此刻的經緯度、東南西北。而是 your position!
兩個無法 position 自己的殺手,跌入了一個只有新奇士橙和薯餅的深淵——等待失去了期限,語言成了漏斗,他們在無止境的停滯中創造變化,卻又在變化中回歸停滯,摸爬滾打出一堆 nonsense,只問一句,「巴打,你知不知道你的定位?」
「風箏計劃」第三次沙龍,將演讀藝術總監潘惠森 2000 年的劇本《螳螂捕蟬》,仍是一個空間,總是兩個人物,天南地北,七上八下,如何在劇本中停擺時間,又如何在對話裡重建嚴肅,找到戲劇人物與生命的「位置」。
跟你一起探討戲劇的正經與怪誕。我們為甚麼要怪誕?如何怪誕?
故事大綱
一個酷似「組織」的單位,派出兩位一流殺手。為了執行一個幾乎是「生命最高境界」的任務。兩位一流潛入一間九流賓館中最低端的小房間。一個講English,一個最恨英格烈薯。一個吃橙,一個吃薯餅。兩人明爭暗鬥,你來我往,由合作夥伙伴演變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都快忘記自己此行的目的,而七分鐘的倒計時卻忽然開始⋯⋯
立即登記留座:
https://forms.gle/3FyZMTSyso6XCzdcA
(先到先得,截止報名日期:2023 年 6 月 6 日
成功登記者將於截止報名後收到確認電郵。活動亦歡迎 walk-in 參與,惟如人數眾多,座位先到先得)
* 本劇含有大量不雅用語,18 歲以上的觀眾才准入場。「兩位一流殺手」將核實疑似 18 歲以下觀眾的身份,若不能接受,就請遠離。
編劇及導演:潘惠森 | 演出:陳健豪、潘泰銘
「風箏計劃」— 原創劇本發展平台
為鼓勵和發掘更多劇本創作人才,由2023-24劇季開始,劇團推出「風箏計劃」,以「生活的褶皺」為題,公開徵集以華文書寫的原創劇本,並從徵稿中挑選出最多20個劇本進行公開演讀,然後再篩選出5個適合進一步發展的劇本,參與由藝術總監潘惠森掌舵、為期半年的精煉劇本工作坊。5位入選劇作者均可獲創作獎金,其作品若於工作坊發展成熟,將有機會於未來劇季中製作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