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Oct 2020 (Tue),
7 Oct 2020 (Wed),
9 Oct 2020 (Fri) 7 ‑ 10pm (3 hours)
10 Oct 2020 (Sat) 2 ‑ 10pm (8 hours)
11 Oct 2020 (Sun) 1 ‑ 5am (4 hours)
25 Oct 2020 (Sun) 1 ‑ 5pm (4 hours)
葵涌永業街21號 永業工廠大廈
1200
contributed by


小息跨媒介創作室
2020社區文化大使《我們的山,我們的海》

計劃概要
****************************************
延續2018年《我們的海 — 島嶼幻想曲》的在地歷遊,今年小息再看海,也看山。

/創作工作坊/2020年7-11月舉行
【「大山與人」文本與身體創作工作坊】及【「大地之聲」擊鼓與歌唱工作坊】
從身體出發,以文字為跳板,聽大地之聲,唱土地的歌
—————————————————————————————————————————
/我們的山/2020年11月舉行
【跨媒介聲音導覽旅程:《往山裡去》】
離開繁華,乘坐「小息巴士」從城到鄉,往山裡去
【跨媒介環境劇場:《隱遇山人》】
隨山人腳步,漫入林中,聽山詠唱
【山系短片之夜】
田野山間,看鏡頭下的香港土地故事
—————————————————————————————————————————
/我們的海/2020年9-12月舉行
【跨媒介聲音導覽旅程:《現在篇》(油麻地2020新版)】
重臨油麻地的昔日海岸線,接通過去/現在/未來
****************************************

/\【「大地之聲」擊鼓與歌唱工作坊】/\!現正接受報名!/\
早鳥優惠,網上報名|bit.ly/littlebreath_ws2020_2

10月的密雜式課堂和戶外考察,讓我們整整一周,放下繁瑣,走進自然。透過擊鼓、台灣原住民之吟唱訓練、即興創作及實地踏進本地農田,引領參加者尋找原始聲音,喚醒潛藏身內的樂曲,與山共鳴。特備「淨山之日」,帶領參加者走到山上撿拾垃圾,身體力行還原山的原貌;「共修之夜」則會到訪農莊,就地取材煮食及古法造紙,體驗與地共生的生活。

/課程時數/室內課堂、戶外考察、共修之夜、淨山之日、展演綵排 (共40小時)

/學費/
HKD1,200 (正價)
HKD600 (全日制學生、60歲或以上高齡人士、綜援受惠人士、殘疾人士及監護人半價優惠)
早鳥優惠至7月20日:個人9折、二人同行8折 (適用於正價及半價,即半價後再9折/8折優惠)

/名額/20人

/對象/歡迎年滿15歲或以上,喜歡藝術、自然和音樂的人士參加

/課程日曆/
全期課程40小時,包括室內課堂、戶外考察、淨山、共修及展演綵排。
全期課程缺席4次或以上,將會影響演出的機會。有意參演學員必須同時參與4場演出。
合資格學員將會參與跨媒介環境劇場《隱遇山人》之演出,與導師一同構作及分享,並將所學所思展現。
本團將提供鼓供學員於課堂及演出使用,請各學員愛護樂器,小心使用。

室內課堂 (共12小時)
地點:石硤尾公園體育館舞蹈室
2020-10-06 ( 7:00 PM ~ 10:00 PM )
2020-10-07 ( 7:00 PM ~ 10:00 PM )
2020-10-08 ( 7:00 PM ~ 10:00 PM )
2020-10-09 ( 7:00 PM ~ 10:00 PM )

戶外考察 (共8小時)
地點:本地農莊
2020-10-10 ( 2:00 PM ~ 6:00 PM )
2020-10-11 ( 1:00 PM ~ 5:00 PM )

共修之夜 (共4小時)
地點:本地農莊
2020-10-10 ( 6:00 PM ~ 10:00 PM )

淨山之日 (共4小時)
地點:本地行山路線
2020-10-25 ( 1:00 PM ~ 5:00 PM )

展演綵排 (共12小時)
地點:石硤尾公園體育館舞蹈室
2020-10-17 ( 3:00 PM ~ 5:00 PM )
2020-10-24 ( 3:00 PM ~ 5:00 PM )
2020-10-31 ( 3:00 PM ~ 5:00 PM )

地點:本地農莊
2020-11-01 ( 1:00 PM ~ 4:00 PM )
2020-11-07 ( 1:00 PM ~ 4:00 PM )

/\《隱遇山人》演出/\
學員與導師一起構作,合資格學員將參與演出
2020-11-08 ( 5:00 PM ~ 6:00 PM )
2020-11-14 ( 5:00 PM ~ 6:00 PM )
2020-11-15 ( 5:00 PM ~ 6:00 PM )
2020-11-21 ( 5:00 PM ~ 6:00 PM )

/導師/
梁菲倚*
曾為台灣優表演藝術劇團全職表演者,每天在山上接受太極、武術、靜坐、擊鼓以及葛托夫斯基式的訓練。2005年成立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出任聯合藝術總監,策劃項目包括古蹟環境劇場、香港台灣藝術家的交流對話平台、身體和心靈為主題的作品等。目前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
*承蒙香港演藝學院批准參與製作

林秀金
台灣花蓮阿美族,前優人神鼓表演者,現為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核心成員、歌者。除了有紮實的劇場身體訓練外,近年更跨足劇場、肢體、歌謠創作等。於都市長大,感於對自身文化的斷根,以歌作為尋根的起源,回家鄉與老人生活,並遠赴喜馬拉雅山區與馬來西亞小島原生部落,採集歌謠。返回花蓮家鄉與老人紀錄對談,學習原住民傳統技藝,找回失落的根源。

張藝生* (課程顧問)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導演,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曾任優人神鼓劇團團員,及後創立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並出任聯合藝術總監。
*承蒙香港演藝學院批准參與製作

浪花花紙教室 (古法造紙)
透過一次造紙旅程,觸發了一個使命,一份責任承傳「古法造紙術」。 創辦人紅彤彤於台中埔里恆吉宣紙村拜師學藝,回香港決意以紙為生,於2014年創立「浪花花紙教室」,透過她的紙路歷程,領悟紙匠精神,以生命教育與永續環境方式設計紙的課程及活動。「浪花花紙教室」原則以使用本地天然資源及永續環境方式下製造,共同創作有溫度、賦質感,屬於「香港人的本地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