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劇場
展覽
「金墨無界」李華弌近作展

收藏

  • 2021年11月25至12月11日(逢星期一至六)2:00 AM - 11:00 AM (9 小時)

香港中環荷李活道10號

大表哥

訂閱人數

季豐軒畫廊欣然呈獻《金墨無界——李華弌近作展》,展出李華弌於 2018 至 2021 年間創作的 12 幅作品,呈現他將金箔媒材融合老練筆墨的高超技巧,造出有無限動力、出人意表的畫面。同時,除了金箔以外,藝術家的媒材運用也延展到銀箔,畫面泛出有如月色的光,充滿傳統中國文人獨有的詩意浪漫。展覽將於 2021 年 11 月 25 日至 12 月 12 日在香港中環大館 17 座 F 倉展室中展出。 1948 年生於上海,李華弌是最出色的中國當代水墨畫家之一。他六歲開始學習中國海派水墨,師從上海著名畫家王季眉,十六歲追隨張充仁接受西方素描及繪畫訓練。1982 年移居三藩市,1984 年於三藩市藝術學院獲取藝術碩士學位。在 90 年代初,受北宋大師李成(919–967)、范寬(約950–1032)及郭熙(約1020–1090)的啟發,他逐漸建立個人獨特風格——紀念碑式的紙本山水。他的作品展示了如何透過當代手法去體現中國畫偉大傳統的蛻變,走向現代化。 到 2005 年,李華弌的紙本虛幻山水已發展了近十年,他萌發在金屏風著墨的想法。他發覺中國水墨畫有一個掣肘: 畫面的面積放大會令美感流失。於是他開始摸索如何增加作品的體積空間感,令大尺寸的中國畫生動有趣。他嘗試了兩個方向:一是將卷軸和屏風畫拼合,成為大型「重屏山水」裝置,二則在金屏風上創作水墨畫,以替代紙本。在 2008 年,他完成了第一幅日本古董金屏風水墨。自此,他的藝途兩路俱發,原有的紙本水墨與運用金箔物料的新手法同步並進。直至 2018 年,在過去 10 年間他創作了共 4 幅金箋紙本和 26 幅日本古董金屏風作品。 2018 年,藝術家進一步挑戰自己,擴大金箔系列的領域。鋪了金箔的屏風表面不容易吸墨,畫家需要一筆一筆勾勒線條,難以發揮灑潑畫風。於是,李氏不再在金箔落筆,改為在京都專家製作的手工絹本上構圖。之後在樹幹和樹枝上貼滿金箔,造出與金屏風畫不同的韻味。這個新手法使畫上的光澤變了從畫中的樹顯現,而非來自畫背本身,令樹身成了奪目的主角。在一些作品上,藝術家用幼沙混進畫面貼了金的部分,營造出理想的質感,增加畫面視覺層次。 雖然這個新創作手法解除了在金屏風表面著墨的限制,讓畫家自由地去發掘更抽象的風格,但這些近作依然保留著金箔系列的核心元素。它們繼續呈現一個充滿著光、無限空間和無盡時間來去的虛幻世界,而如魔術般的表達技巧令這錯覺無比真實。李華弌充滿戲劇性的畫面佈局,提醒了觀者藝術家與解構主義的淵源,同時,他能將現代主義的價值觀有建設性地組合起來,令他超越後現代主義,為中國水墨畫開拓一個全新方向。 雖然李華弌的作品風格融合當代藝術觀念和手法,但他的整體藝術理念一直承載著中國傳統文人畫的核心精神。傳統中國文人畫並非要描繪客觀世界的外貌,而是展示繪畫人本身的氣質,包含他的學識、信念和文化品味,總結他的學養和個人品格修煉。金箔系列裡松樹的形象是個典型實例,它們的形態都注滿優雅和高尚的氣度,而且更被細心地佈置在一個暗示著永生的金色無盡空洞,直指一個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傳統中國文人的內在精神。每一幅作品都揭開李華弌心中理想世界的一角。在那一個國度,人不斷學習,講究自律,求義求仁,對自然抱理性而謙卑的態度,相信天人合一,和諧共存,而這正是中國文化核心追求的最高境界,建基於中國三大哲學支柱——儒、釋、道的影響。 * 參觀前​敬請預約
顯示位置

大館 F倉展室

香港中環荷李活道10號

聯絡方式
https://www.kwaifunghin.com/zh/exhibitions/42-f/overview/
則評價
登入後發表評價
相關事件
相關頭條
熱門頭條
關鍵字
  • 展覽
  • 繪畫
  • 水墨
  • 畫廊
相關事件

立即訂閱 Timable 電子報

搶先掌握第一手玩樂情報

尋找更多你的心水活動

來得正好的時間

    相伴去體驗的人

      想到此一遊的地點

        精選分類的活動

          HK$ 0

          版權所有 © Timable Limited 保留一切權利

          網站條款

          聯絡我們

          立即訂閱Timable 電子報,搶先掌握第一手玩樂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