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劇場
展覽
「我城 My Hong Kong」攝影聯展

收藏

  • 2022年9月3至10月15日(逢星期二至六)6:00 AM - 11:00 AM (5 小時)

香港黃竹坑道56-60號怡華工業大廈8樓

顯示位置

大表哥

訂閱人數

致力於推廣攝影藝術的 Boogie Woogie Photography 與香港攝影平台「顯影 PhotogStory」在黃竹坑 The Loft 攜手呈獻攝影聯展《我城》(My Hong Kong)。 同一座城市,在不同人眼中,可能有不同的魅力,作家⻄⻄在小說《我城》裏寫道:「我喜歡這城市的天空 / 我喜歡這城市的海 / 我喜歡這城市的路」。 展覽《我城》展出十三位本地及外國攝影師關於香港的攝影作品,他們來自法國、美國或日本,也有多位香港本地攝影師。他們有的在 1950 年代已開始攝影,也有剛開始攝影生涯的年輕攝影師。每位攝影師均有屬於自己的香港故事,這也是這次展覽「My Hong Kong」的由來,他們對香港有不同看法,眼中的香港也不盡相同,而這正體現這座城市的多樣性。 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角度去觀看及感受城市,不同年代來過這城的人,總有一個愛上她的理由。在鍾文略及法國攝影師 Raymond Cauchetier 鏡頭下,既有充滿中文字招牌的街道風景,也捕捉當時平⺠階層的樸素生活。這兩位生活在不同世界的攝影師,命運卻有相似之處:他們均是自學成才,記錄下 1950 年代的香港街頭面貌,後來同樣成為劇照攝影師,分別為 1960 年代的香港電影及法國新浪潮電影留下重要見證。 香港的建築物也呈現出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性格,攝影師秦偉拍攝的是戰後的弧形街角樓,一種以實用為先的建築風格,這種商住工業並用的綜合用途建築物,恰好反映 1950 及 1960 年代房屋及工業物業需求急增的時代背景。在攝影師岑允逸鏡頭下,順安邨一座髹上鮮豔綠色的乒乓球檯,乍看之下令人想起美國導演 Wes Anderson 的電影畫面,細看又會發現鮮豔顏色與斑駁的地面形成強烈對比,即便許多公共屋邨外牆及設備被髹上奪目的顏色,卻無法掩蓋屋邨居⺠低收入及人口老化等現象。 在許多人眼中,香港是一座由鋼筋水泥構成的「石屎森林」,攝影師 Stephen King 及 Thierry Cohen 鏡頭下的香港均是如此,然而同時間也呈現出如幻似真的香港。Thierry Cohen 利用在沙漠拍攝的夜空,以後期製作的手法為維港夜景增添滿天星辰,如此都市景觀帶有三分浪漫、七分超現實。儘管香港到處是摩天大樓,然而大自然距離城市並不遙遠,日本攝影師志鎌猛拍攝香港充滿大自然活力的一面,他以古典的鉑鈀印相工藝將相片曬在日本手造紙上,令照片有一種典雅之美。九十後攝影師 Felix Wong 則拍攝摩天大廈的局部,抽離建築物的背景及明顯特質,單純以幾何線條呈現其美感。 近年流行一個 hashtag #香港真係好靚,其實不論現在或以前,在電影、文學還是現實中的香港,這座城市一直有其迷人之處,希望展覽《我城》能喚起你對這城的種種感受。
攝影師簡介 Raymond Cauchetier (法國,1920 - 2021) 法國新浪潮電影劇照攝影師,1951 年,他隨法國空軍到胡志明市 (舊稱西貢) 服役,當時正值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他拍攝空軍的行動以及戰役,為此還得到戴高樂將軍的褒獎。1954 年戰爭結束後,他展開遊覽東南亞的旅程,在香港、澳門、越南、柬埔寨、老撾及日本等地拍攝當地的風土民情,在他的舊香港照片中,可見掛滿招牌的街道。 鍾文略 (香港,1925 - 2018) 1947 年,鍾文略從廣東新會來港,在戲院當美術廣告畫學徒。1957 年,他開始買下第一部相機,自學成才的他從此遊走在香港不同地區拍攝,記錄下當時的香港面貌。1963 年,在李翰祥導演介紹下,鍾文略轉職到電懋影業公司,拍攝電影劇照及明星肖像,為那一代電影人留下重要的視覺回憶。1968 年創辦影樓,從事攝影及沖印業務,1970 年代開始減少在街頭拍攝,直至 1991 年退休,人生最精彩的三十多年,攝影可謂一直形影不離。 何藩 (香港,1931 - 2016) 生於上海、1949 年移居香港,何藩被譽為「東方布列松」、光影魔術師,他對光影十分講究,作品構圖鮮明,獨特的光影營造出或戲劇感或詩意美感。他拍攝的市井百態照片,充滿人文氣息,記錄那年代香港人的艱苦和堅韌。何藩作品被 M+ 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美國三藩市現代藝術博物館等機構收藏。 志鎌猛 (日本,1948) 志鎌猛對森林及花草樹木情有獨鍾,將對大自然的感性與敬畏,定格在黑白菲林裏,作品瀰漫著靜謐與禪意。他喜歡在森林漫遊,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並以大片幅相機拍攝照片,再以古典的鉑鈀印相工藝將相片曬在日本手造紙上,創作過程對他而言也是一種沉澱。 Roger Ballen (美國,1950) 21 世紀最具影響力和最重要的攝影藝術家之一,攝影生涯跨越四十年,他的標誌性作品是在南非拍攝的怪誕風格人像,畫面中的氛圍詭譎不安,視覺效果非常震撼。2022 年,他是代表南非參加第59屆意大利威尼斯雙年展的三位藝術家之一。 秦偉 (香港,1958) 秦偉是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攝影深造文憑」課程統籌及講師、藝術家。早年畢業於法國 Mulhouse 高級藝術學院,獲法國文化部頒發國家高等造型表現碩士文憑。秦偉以當代西方的藝術造型風格表現東方傳統美學思維,描繪出個人的思考版圖,變幻不定的畫面鏡像,又如行吟的流浪詩歌,作品獨樹一格。 Thierry Cohen (法國,1963) 自 1980 年代成為攝影師,2010 年開始其攝影計劃《Darkened Cities》,將在撒哈拉沙漠、阿塔卡瑪沙漠等地區拍攝的星空,結合紐約、倫敦、香港、上海等城市的夜景,創作成壯觀的影像。他的作品被私人和公共機構收藏,並定期在紐約、洛杉磯和巴黎展出。 Stephen King (美國,1966) 一位屢獲殊榮的攝影師,以拍攝自然和城市景觀而為人所認識,作品受中國水墨和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繪畫所影響。作為一名周遊列國的世界旅行者,他過去幾年大部分時間都在香港度過,藉此探索香港的城市環境。 Julian Cohen (英國,1967) 1998 年,Julian Cohen 來港三個月,愛上這座城市後,一直留下來至今。他是香港大律師公會之會員,2021年創立大律師事務所 Resolution Chambers。閒暇時間,他喜歡以鏡頭記錄香港的大小事物。 岑允逸 (香港,1971) 1994 年在理工大學獲得攝影設計 (榮譽) 學士,曾任攝影記者逾十年,現為獨立攝影師,也曾出版多本攝影集,包括《一人生活》(2007)、《係.唔係樂園:岑允逸攝影作品》(2008) 及《某座》(2014)等,作品被美國三藩市現代藝術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等機構收藏。 Jocelyne Ho (香港,1973) 一直對攝影很感興趣,不是在鏡頭後面或前面,而是通過另一雙眼睛去觀看。對她來說,每個人都是攝影師,即使看向同一個方向、同一個物體,每個人均會觀察到不同的東西,從而印在我們腦海中。 Felix Sze Chung Wong (香港,1991) 高中時期,Felix 的同輩和父親激發他對攝影的熱情,在為不同行業的攝影師擔任數年攝影助理後,他決定前往英國深造藝術。Felix 是一位攝影藝術家,透過鏡頭探索人與城市的關係。 Dion Leung (香港,1999) 狄安,香港視覺藝術工作者,作品包括攝影、影片與拼貼創作,當中以試驗「反叛」與「衝突」的題材尤其出色。狄安並非出身於藝術學院,作為一名自學成才的藝術工作者,她擅長從人與人的日常互動中,領略藝術的意義。
關於 Boogie Woogie Photography 2016 年創立的 Boogie Woogie Photography 專門代理攝影藝術品及舉辦展覽,立足香港、放眼亞洲,為藝廊、收藏家、機構和攝影師提供一個平台,致力於區內推廣攝影藝術。 關於「顯影 PhotogStory」 顯影是一個關注影像及攝影師故事的平台,除了分享展覽資訊及採訪攝影師,也會從日常生活入手,重溫經典照片背後的故事,近年開始策劃攝影展覽。
顯示位置

The Loft

香港黃竹坑道56-60號怡華工業大廈8樓

聯絡方式
https://photogstory.com/2022/08/20/%e3%80%8a%e6%88%91%e5%9f%8e%e3%80%8b-%e5%8d%81%e4%b8%89%e4%bd%8d%e6%94%9d%e5%bd%b1%e5%b8%ab%e7%9a%84%e9%a6%99%e6%b8%af%e8%81%af%e5%b1%95/
則評價
登入後發表評價
相關事件
相關頭條
熱門頭條
關鍵字
  • 展覽
  • 攝影
  • 香港
  • 本地
相關事件

立即訂閱 Timable 電子報

搶先掌握第一手玩樂情報

尋找更多你的心水活動

來得正好的時間

    相伴去體驗的人

      想到此一遊的地點

        精選分類的活動

          HK$ 0

          版權所有 © Timable Limited 保留一切權利

          網站條款

          聯絡我們

          立即訂閱Timable 電子報,搶先掌握第一手玩樂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