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銅鑼灣不起眼的一角,張喆利用後巷小店窗後巷的特色,巧秒地以透鏡照片、高架燈箱和紙本照片反映海洋的不同面貌,帶陸上的我們進入一個潛水時才會感受到的世界。
張喆:「最初接觸水底攝影時,數碼攝影已完全取代了菲林攝影。而我選擇,以菲林攝影開展水底攝影的創作。在不可掌控的水底下,沒有暢快連拍,每次只有三十六張的機會;沒有對焦檢視,只能憑刻度估焦盲拍。任自己隨著水流而行,銀鹼粒子記載了海洋的微粒、深度、溫度、潮汐的變化,海洋成為了濾鏡,使我跟周遭的水連繫得更緊密。」
所有照片 © Itit Cheung
影像創作者簡介
張喆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titcheung/
香港出生,泰國華僑。創作源於個人、科技和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繫,作品融合影像、裝置、繪圖、電腦編程和行為藝術,揭示數碼時代和疫情時期的各種未知。
香港城市大學新媒體文學與科學(榮譽)學士,目前爲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