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兩團聯手和英國藝術家麥特・科利肖聯手以「天葬」為題,舉行全法國曲目音樂會,與大家反思生死的意義。有別莫扎特和白遼士以音樂張力突顯對死亡的恐懼,法國作曲家佛瑞的《安魂曲》反而以安詳的曲調,祝福逝者得到救贖。
佛瑞如此打破前人對死亡的忌諱,正好跟麥特・科利肖創作《天葬》的影像不謀而合,兩者皆顛覆人們對死亡的固有概念?《天葬》影像靈感來自西藏的生死觀:當地自然環境大多是懸崖峭壁,並沒有「入土為安」的選擇,所以當地人順應自然,以天葬回歸天家。我們身處的城市同樣欠缺天然環境,只有高樓大廈,如何依己所願,安祥地回歸自然。《天葬》以法國古典音樂美學,再配上當代視覺藝術創作,探討如何像佛瑞的《安魂曲》那樣,為至親或自己帶着尊嚴地離開人間,也是人生一個重要課題。
曲目
古諾|《亞西西的聖方濟各》
佛瑞|《安魂曲》,作品48
相片:麥特・科利肖
指揮:洛朗絲.埃基爾貝
影像:麥特・科利肖
樂團:島嶼管弦樂團
合唱指揮:基斯托弗.嘉柏隆
彩排琴師:莎拉.里斯妥西利
男高音:安宓泰.帕迪
男中音:拉菲爾.費嘉羅
童聲獨唱:香港兒童合唱團童聲獨唱
誦調合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