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Feb ‑ 31 Mar 2023 (except Mon) noon ‑ 7pm (7 hours)
中環永和街23-29好俊和商業大廈8樓
free
contributed by


維多利亞港無疑改變了香港這個小島的命運。

回溯到十五至十七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歐洲列強開始遠洋探索,尋找新的貿易路線與伙伴。然而香港這個地方,卻是直到十八至十九世紀,才始見於西方的地圖和文獻。當中對香港海域的詳盡記錄,印證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深度,早在開埠前便吸引不少中外商貿活動。這個曾被謔稱為地瘠山多、水源缺乏的荒島,亦終被英國選為殖民地。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1926 – 2022)於 1986 年再度訪問香港,並於中環皇后碼頭登岸)


(容納多種船艦的維港,攝於 1961 年)

維多利亞港自此見證香港這個邊陲小島如何搭上通往世界的航道。作為「島嶼」系列的終章,「隨水而泊」從 Frank Fischbeck Collection 這個涵蓋上世紀香港歷史和文化遺產的照片庫中,精選出四十七幀與維港相繫的照片,配以兩段委約拍攝的錄像,探索香港應水而生的城市面貌和人文景象,藉此重新思索維港自開埠後接近兩個世紀,對香港的意義和價值。


(和平紀念碑,攝於 1940 年代)

是次展覽冀藉重新展示、沖曬和派發這些舊照片,讓昔日封存於檔案庫的遺珍得以再度流傳,從而引發與當下相扣的討論。宛如 1972 年太空人 Jack Schmitt 在外太空拍下第一張地球全貌的照片《藍寶石》,在報章刊登後,隨之觸發人類對宇宙、烏托邦和未來的討論和想像。

* WMA Space 為私人展覽場地,參觀前請先預約:http://bit.ly/3Xfqazf

Photos Copyright ©️ 2023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ies and WYNG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 Frank Fischbeck 照片收藏
Frank Fischbeck Collection 這個獨特的攝影收藏最初由 FormAsia Books 出版社(成立於 1977 年)的常務董事 Frank Fischbeck 建立和持有。整個收藏包含大約​​ 25,000 張照片,記錄香港從 1860 年代至 2000 年代的歷史變遷,展現了這座城市由古至今的發展。這批罕見且具歷史意義的照片,當中三分之一由 Frank Fischbeck 親自拍攝,其餘則由以出版亞洲文化和遺產圖錄聞名的 FormAsia Books 出版社購藏。香港大學於 2019 年在 WYNG 基金會和嘉道理慈善基金會等的支持下購入這批照片,並致力將整個收藏數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