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期城中热话的M+,想必各位对艺术(或新打卡位)有兴趣的读者已经率先入场参观过,而身为小文青的小T亦以「扮工」为名,终于可以到M+参观一下。虽然当日是平日下午,但M+依然人头涌涌。
M+采用诗意的清水混凝土设计,鲜明的简约美学,吸引不少人前来影张气质相。M+的高楼底加上线条俐落的特色,使其空间感十足,小T也有种身处外国国际级博物馆的感觉。虽然人流颇多,但是展品与展品间的距离宽广,观赏作品时亦不感拥挤,行逛时尚算舒适。
于地下大堂展厅有「香港:此地彼方」专题展览,其余五个主题展区位于博物馆的二楼展厅,分别为希克展厅的「M+希克藏品:从大革命到全球化」、西展厅的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之大型作品《亚洲土地》、东南展厅分别展出关于设计及建筑的「物件 · 空间 · 互动」和以多样形式呈现视觉艺术的「个体 · 源流 · 表现」,以及合院展厅以艺术家偶然发生的创作为题的「博物馆之梦」。
六个主题展览当中,「希克藏展」可以说是M+的必看展览,M+希克藏品多达1510件,涵盖4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藏品。提到「希克藏展」,小T就曾到过2016于Artistree举办的「M+ 希克藏品: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展览,今年M+正式开幕,事实上在来到M+之前,知道部份藏品受到政治争疑,小T对馆内会否展出六四题材作品已不抱希望。惟入场后发现讨论相关主题作品其实不算少,亦具体地反映中国人四十年来的精神面貌。虽然艾未未的《透视研究》系列、刘香成的六四摄影作品等这类直接又赤裸的作品无法亮相,确实是有些可惜。
与2016年「希克藏展」相比,虽然今年的展出藏品较丰富,敍事上较完整地展视中国40年的艺术发展,却未有如过去那般畅所欲言。
「希克藏展」展出艾未未的装置作品《洗白》,将新石器时代陶罐漆上工业油漆,恰巧似是回应外界质疑:「粉饰洗白不能掩盖过去,更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整个展览都展示了当时中国艺术家的心态,对浮动的政治局势或担忧或期待。
耿建翌《第二状态》歇斯底里地大笑的四联画,艺术家将内心的不安通过脸上皱起的眉头传达出来。如果细心观察作品,男人更像是在无声呐喊。比起画出沮丧、焦虑的情绪,言不由衷的大笑更让人感到印象深刻。
岳敏君的 《每个人彼此相连》受到《第二状态》的啓发,成为了九十年代「玩世现实主义」代表之一,岳敏君的笑脸画更是他的画作一大特色。玩世现实主义象征当时中国人戏謔、嘲讽的处世态度,否定社会一切,以平衡自己的无力感。
看完「希克藏展」后,旁边西展厅的安东尼.葛姆雷大型作品《亚洲土地》亦是必看展品之一。艺术家邀请广州象山村300位市民,以五天时间制作约廿万个泥人。观众面向着气势磅礡的泥人海,可以感受艺术家当时对中国的印象:辽阔的土地以及质朴的气息。
欣赏各个展览,千万不要错过M+大楼G层的M+ 商店!里面有多款精美纪念品,小T认为以下两份就最适合作为圣诞礼物:
何藩万年历 $285.00
万年历仿照相机造型设计,充满诗意。以12张何藩的经典作品和语录作每月主题,亦可移动下方的菲林调整日期,历久不衰。
沉敬子《业》羊绒围巾 $1,280.00
韩国艺术家沉敬子以创新技巧和抽象风格改变了传统水墨画创作,羊绒围巾印上韩国艺术家沉敬子作品《业》,重现独特美丽嘅艺术世界。送给爱打扮的知性好友,突显她的个性气质。
M+ 正式开放予公众参观。由开幕日起计十二个月,所有访客可免费入场参观展览(特别展览和活动除外),由于参观情况踊跃,M+暂不接待未预约访客入场,直至另行通知。如欲来访,请务必先于网上预约。
立即预约:https://bit.ly/3d5yDUw
请浏览M+网站了解博物馆开放时间,以计划行程:mplus.org.hk/tc
撰文: Ro
摄影:Ro、小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