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影片
 |
「那时做批发的,厨房个个都认识我们王林记。」王老太从28岁开始做鱼蛋,那时香港还未有衞生条例、领牌照的制度,因为没有地方做工场,王老太和她的老公惟有用自己住的木屋做鱼蛋场:「在木屋做完便拿出去卖,都是这样的。那时很惨,没有地方睡,我老公便用四条『水喉通』架起块板睡觉,就这样在木屋中慢慢挨。」初初开始鱼蛋生意时还未有「王林记」这个名称,不过王老太的老公叫王林,便有了「王林记」的招牌。
木屋为家同为鱼蛋工场 老板每日担鱼上山来回十几担 过于劳碌手指被搅肉机搅断
王老太的伯伯以前是做鱼蛋的,老公是帮手,后来老板因为年纪大退休了,便把鱼蛋场内的机器让给王老太的老公。「我老公唧鱼蛋很快,一底鱼蛋,斤半重就斤半重,两斤重就两斤重,很准确的,相差不会过一、二两,这就是他聪明之处。」王老太现年72岁,但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只凭外观跟本不敢相信她已届古稀:「嫁鸡随鸡飞,嫁狗随狗走,嫁只马騮就通山走!」以前嫁了人,帮助丈夫是理所当然的,就这样王老太在28岁开始了做鱼蛋的生涯。
因为没有自己的工场,为了生计,王老太和老公便直接在自己的家做鱼蛋:「那时很惨,炸鱼条的时候,烟熏上屋顶,我们住山上,小朋友通山走,没有一个舒服的环境给他们长大。我几个女挨得很辛苦,因为要帮忙工作。」王老太回忆。「这棵大树下面就是我住的!」王老太以前住的山就在现在的舖位对面,王老太仍常常带孙儿重游旧地,跟孙儿分享:「那个位就是阿婆以前做鱼蛋的,跟你妈妈住在这里。」隔着格子铁栏望着故地,王老太道来以前生活的种种辛酸:「木屋在山的中间,我们抬鱼要由山脚上到山顶,都七八层楼高。」两个人搬鱼蛋,每日来回十几担,一担有100-120斤 重,鲜鱼、鱼蛋、鱼头⋯⋯又上又落:「以前很斜的,这里很多条楼梯,有很多屋子,不是直上的,密麻麻,很难行,这个山住了很多人。」那时一年只有新年期间可以休息六七日:「没有得休息的,所以常常望打十号风。」
「哗!做咁耐难忘咁耐喎!这么辛苦,一日只能睡两三小时。」王老太直言:「(手指)全部受伤、骨头都是弯的。不停的做、成日浸着鱼水,热水冻水轮着浸。」因为抬鱼、起鳝,王老太挨出不少伤患,其中一只手指更被搅肉机搅断:「打瞌睡,被搅肉机搅到,那时29岁。」问到王老太有没有后悔选择了做鱼蛋这份辛苦工?她爽快回答:「这个世界没有后悔的,总之王林记养大四个小朋友,个个都读书读到他们自行选择不再读,不是这样做可能都没有这样的机会给他们。」
王老太的辛勤可谓从小便被训练出来:「以前细个很穷,帮人(劏鱼)没有钱的,但可以拿鱼春当饭食,鱼头便当餸!不帮别人免费做事,别人不会给你的。」那时在过活不容易,养大小朋友更不容易:「要生活、要生存,那个时候没有综援、没有书薄费。没有得吃就没有得吃,没有钱交学费就没有书读。所以我很自豪地跟我的孩子说:『你妈妈每识一只中文字、英文还是数字,我都是靠我自己学习。』我半工读,实在挨不下去才放弃,家里负担太重了。那时候日做十二小时,再在金文泰读夜中,读到中三。」
从鱼蛋批发转型至粉面店 自创招牌菜香葱鱼蛋 老板:跟客人熟了有归属感
在木屋挨了一段不短的岁月,在王老太36岁时,他们储到钱买下了王林记现在在筲箕湾的舖位。一直以来,王林记专做鱼蛋和鱼条批发,从四十多年前,一斤鱼蛋卖三元二角,卖到后来十几元一斤。千禧年代随着大陆开放,内地的鱼蛋只需六块钱一斤,「吃起来一定不一样,但那时候的人当然是买较便宜的。」王林记便开始从批发生意转型做鱼蛋粉面店。直至三十多年前,因为抬鱼把腰都抬伤了,王老太便把王林记交由叔仔和儿子打理:「现在做到这个规模,就全靠我儿子十多年前,他毕业出来之后回来帮忙。」
虽然身体因长年劳碌而有不少伤患,但王老太仍然每天早上都会到舖头,帮忙处理人事、管理来货和出品等。「我看鱼是很厉害的,鱼来到斤两足不足, 有没有落防腐,全部一眼看得出。」王老太现在仍会到鱼栏亲自拣鱼:「凌晨接到电话,(鱼贩告知)有多少斤鱼、一斤有几多条、价钱⋯⋯我立刻就可以决定买或不买。」鱼蛋基本用䱛鱼、九棍、门鳝,以前用手做鱼蛋还可以用牙带、木棉鱼、红衫。王老太喜欢用南中国海的鱼,因为较有鲜味:「鱼够鲜味就不需要落味精,而能够吃得出鱼味。」
采访时,问到王老太店内的招牌菜式是甚么,旁边的顾客听到,一边抹嘴一边笑着抢答:「香葱鱼蛋!」「我喜欢吃鯪鱼球的葱!但鯪鱼球有很多粉,不如自行做香葱鱼蛋吧!」王老太补充王林记独家招牌菜的由来。「香葱鱼蛋很难做的,因为葱会出水。一开始失败,后来用最古老的方法,(控制)时间、用很新鲜的鱼才做到,因为有胶性,胶性够强才可以封住葱的水份,不够黏性就封不住了。」一粒小小的鱼蛋藏着王老太四十多年的经验:「平时用新鲜鱼做(鱼蛋),但休鱼期间没有鱼,便要预早储定鱼,这些鱼不会太新鲜,这时(处理鱼)的时间性就很重要。洗鱼必须要用雪水,水够冻才能保持肉质,用热水的话会令鱼变半熟,鱼便不够『起胶』。打浆时一定要保持鱼肉够冻,否则会散开。温度很重要,所以现在有温度计去度,但以前用手去摸,一摸就知道……」王老太随口便能说出做鱼蛋的种种细节。「如果鱼够新鲜,就不用下味精,但失败了,客人说不够味,所以便用少少味精吊味。但你喝我的汤是不会觉得口渴的,因为我用很多材料煲:牛骨、猪骨、两三只大鸡。」王老太除了对鱼蛋有所研究,对粉面的汤㡳和其它食品都十分讲究,南乳猪手以南乳、姜、蒜头炆制:「但不是用甚么材料的问题,而是起鑊的那一刻,有没有炒香它们去炆。」
「学生到外国留学,回来第一时间到这里吃!移民的一下机又来这里吃。」提到王林记的顾客,王老太满足地说:「跟客人熟了有归属感。因为早上都是那几个客人,大家很多心事可以聊,很多事可以交流。认识了很多街坊,我的出品没有甚么人弹,个个都欣赏。但我真的用心去做,少许不满意都会倒掉。」王老太笑言自己:「生系筲箕湾人,死系筲箕湾鬼。」由以前的木屋当工场,到后来在筲箕湾置业、再拥有自己的舖位和工场,王老太一至都没有离开筲箕湾。「(以前)一日做十多小时,站着含着口饭都可以睡着。所以现在不要难为自己了,要睡就睡吧!」话虽如此,但相信各位筲箕湾人仍是常在林王记看到王老太的踪影!
王林记潮州鱼蛋粉面
地址:香港筲箕湾筲箕湾东大街10号东宝大厦地下A号舖
电话:2886 0068
营业时间:早上6时 - 晚上8时
撰文:Suki Au
摄影:Suki Au、Athena Li
延伸阅读:
【本地良心小店2022】天后私房菜烧邦|老板凌晨选购海鲜 店内设鱼缸保海鲜新鲜 老板:希望坚持用香港人的东西
详情:https://timable.com/blog/2245996
【香港老字号】茶餐厅屹立湾仔70年 老板保留「别字」招牌:保留招牌到过百年吧!
详情:https://timable.com/blog/2260464
【香港老字号】港式西餐屹立70年 皇后饭店养育三代人 第三代老板:不会因为时代改变
详情:https://timable.com/blog/2232913
【香港老字号】土瓜湾糖水店|默默耕耘近40年 老板兰姐:我好钟意做呢间舖
详情:https://timable.com/blog/2239511
【香港老字号】点心店屹立西环40年 凌晨五点开店卖手工点心|老板:做完今年打算退休了
详情:https://timable.com/blog/2216320
【香港老字号】西湾河60年豆品店 珍香园|三代人坚持每天磨制新鲜豆浆豆花 每天凌晨四时开工
详情:https://timable.com/blog/2221936
【香港老字号】传统中式饼店 美其香饼家|屹立近半世纪 坚持传承唐饼手艺
详情:https://timable.com/blog/2205178
Follow埋Timable FB同IG
FB:
https://www.facebook.com/timable.hk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imable/
立即下载Timable App,随时随地捕捉本地活动资讯
iOS/Android:
https://bit.ly/timable_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