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年底,阿三在赢得「大华银行年度最佳水墨艺术作品」大奖后,获富豪酒店的奖学金资助,于 2018 年 秋天驻留纽约艺术空间 Flux Factory,创作两月。《一夕余地》,为是次艺术驻留的回应展览。
艺术家话语
匆匆两月,旅居于喧闹的纽约市巷,眼前尽是零散的拼图。面对多元的种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性别装扮 与生活习惯,阿三尝试从国旗开始理解他方:红、白、蓝为常用之国旗颜色,艺术家着眼于跟亚洲血脉连结的 「红」以及反映美国真象的「蓝」;至于「白」,整个世界都一直围着它打转,没甚么好说了。
《一夕余地》为「红」之始。阿三以华文文学作品入手,重寻白先勇、黄碧云及郭强生等作家笔下的纽约,思 量这城市如何被呈现,并成为失落的代名词。八十年代末,黄碧云的〈爱在纽约〉一众角色彼此依存,却注定 离别;成于二千年初的白先勇两个故事〈Danny Boy〉及〈Tea for Two〉回顾爱滋病爆发之初,小众族群无助 之身世,及纽约市面弥漫惶恐不安的阴霾;郭强生在 2010 年出版的短篇小说《夜行之子》则以「九一一事件」 双子塔倒下为背景,看清楚大美国主义下个体的生存状况 …… 人在纽约,心在他方,我们「应该找回自己的叙事风景」 ,尽管这个「自己」已不一定是原初的「自己」。
阿三,香港艺术家、艺评人及作家。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后修毕艺术硕士(创作)及性别研究文学硕士 课程;游走于艺术创作、文学书写、教育、评论及性别研究场域。
阿三多从文字、文本及文学出发,关心绘画中的轻灵与穿透特质,及物料本质与东方水墨美学的关系。作品获 「大华银行年度最佳水墨艺术作品大奖」、入选 Sovereign 杰出亚洲艺术奖、获丁衍庸艺术创作奖、许氏创作 奖(国画)及高美庆教授艺术史奖学金等。近年展览及计划包括《对话的风景⎯⎯驻院札记》、《一朵这样像我》、《在诗的港口》、《在何地》、《说来难尽》及《相逢恨晚》等。
阿三曾担任《秋萤》诗刊编辑及香港文学馆理事,现为自由艺术工作者及艺评组织 Art Appraisal Club 创会成 员。
http://www.hkbobby.com/chansailok
鸣谢:徐沛之、李日康及何梓庆
主 办 :大华银行
创意伙伴:香港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