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乐团艺术总监兼终身指挥阎惠昌于1999年创立的「心乐集」至今已踏入第二十一年,多年来通过公开征曲、演出及讨论,发掘及培育香港优秀作曲人才,并提供发表作品平台和交流机会。今年「心乐集」首次以5G网上直播形式,为大家呈献六位入选本地作曲家 - 林俊熹、黄正彦、谭逸升、梁骞仁、胡君裕及梁康裕的新作,展示年青作曲家的艺术魅力!
小合奏
幻蜃 林俊熹曲
幻蜃即是海市蜃楼或蜃景,而此曲正以此作为创作的灵感。此外,作曲家亦尝试以此曲探索中乐不同的音色与效果。
此曲的曲式为 ABABA,十分简单明了。A 段则不但主要以拨弦和拉弦乐器的泛音作表现,更使用了机遇音乐 (aleatoric music) 的创作手法于拨弦乐器之上,增加了乐曲的不确定性,并以此描述「幻蜃」。随着乐曲发展,主旋律则于泛音之下渐渐渗出。B 段以和弦作为中心,并主要以笙作主角。整个 B 段仅使用了六个和弦,而六个和弦当中有些并非是以传统三和弦 (triad),如有仅以纯四度堆砌的和音 (quartal harmony),以制造传统和声不能达致的张力。此外,乐曲的头半部分亦特意避免了使用较低的音阶,令乐曲有种飘然的感觉;而低音则在后半部分才会出现,以配合乐曲的发展。
-林俊熹
恬静一隅 黄正彦曲
静静栖息于某个空间会酝酿出思绪,思绪需要实体的空间承托而得以实现。音乐以「空间」和「思绪」相间,游走于虚与实之间。在穿梭各空间的旅途上,可以期待会缓慢发展或突然绽放出怎样的思绪情感。
— 黄正彦
月下美人 谭逸升曲
昙花花开时芳香四溢,沁人心脾,但时间短暂,并且在晚上开花,故又名「月下美人」。此曲设想巧遇昙花花开的情景,分为「月影」、「幽香」、「精灵之舞」及「月下美人」四段。
- 谭逸升
古韵新音 — 幻雨、乐舞 梁骞仁曲
《古韵新音》为一首组曲,组曲内的每一首短曲皆蕴含了一些传统的元素,但又在不同的方面尝试加以突破。《幻雨》和《乐舞》为两首独立的短小乐曲 。
《幻雨》运用了中乐团内不同的音色变化,组合成不同的织体。在简短的段落中既带有动感,但又不失微妙的幻变感觉。
《乐舞》为一首节奏轻快的乐曲,旋律在合奏和独奏中交替。乐曲纵然有非常传统的部分,但乐曲的发展带出了中乐团在音调变化上的不同可能性。
- 梁骞仁
我梦见了沉没的海 胡君裕曲
《我梦见了沉没的海》的创作主题和灵感来自作者在梦境中看见的场景,尝试以现代音乐技法展示一个由海与夜幕组成的空间,描绘其模糊又神秘的气氛。乐曲以两个短乐章组成:第一段「夜莺」由弦乐器音堆作基调,加上吹管及弹拨乐器如歌的旋律贯穿,营造光线暗淡的氛围;第二段「沉没的海」则以较零碎的乐段结构而成,用不同角度和视点描绘海的各种形态,最后沉没在一片漆黑作结。
- 胡君裕
夜醒忆飞 梁康裕曲
又被吵醒
零碎的思绪不断闪过
重复的余忆充斥脑袋
热闹地
像生锈般溃坏
累了
又被吵醒
零碎的思绪又再萌生
重复的余忆再次涌现
累了
又被吵醒
零碎的思绪又再萌生
重复的余忆再次涌现
累了
又被吵醒
⋮
- 梁康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