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1日 (星期四) 中午 (1日)

免费
提供


摄护腺癌发生率持续上升,目前是台湾男性第五大癌症,更是全世界第二大男性癌症,于美国更是发生率最高的癌症!

您可能也曾听过亲友罹患摄护腺癌,并对摄护腺癌留下一个印象:「摄护腺癌似乎是长得较慢的癌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摄护腺癌经常给人较温和的印象,但请别小看摄护腺癌,因为部分摄护腺癌生长较快、容易转移,对生命造成威胁。

摄护腺癌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变大可能压迫尿道导致解尿困难、频尿、夜尿、尿失禁,解尿时断断续续,无法说尿就尿。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精」,也就是精液中带血,或是射精疼痛。也有患者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
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通常会较晚才发现。在台湾,约有一半被诊断摄护腺癌的患者属于第三期或第四期摄护腺癌,可能已有淋巴转移或远端转移的状况。当摄护腺癌细胞侵犯到其他组织或器官时,会造成更多不适,例如便秘、下肢无力、水肿,若转移到脊椎、髋骨、及大腿骨头等处,则会有明显的骨头疼痛,生活品质大打折扣,五年存活率也大幅下降。

哪些属于高风险摄护腺癌?

刚诊断出摄护腺癌时,医师会先评估摄护腺癌的风险,再拟定治疗计画。风险愈高,疾病的进展愈快,转移的机会也较高。哪些状况可能是高风险摄护腺癌呢?

主要根据以下状况来判断:

● 肿瘤延伸到摄护腺外

● 格里森分数8分以上


这是摄护腺癌分级里最常被使用的判断系统。格里森分数愈高,代表肿瘤的分化愈差,因此当格里森分数大于8分时,患者较可能出现转移,存活率也较差。
当患者符合高风险摄护腺癌的任何一项指标,代表摄护腺癌的进展可能比较快、转移机会比较高。若评估患者健康状况预计存活期超过五年,便会建议患者积极接受治疗。

位在摄护腺的癌症,可能会造成解尿困难、频尿等症状。当摄护腺癌出现转移时,症状就会变得很多样,也让患者更加不适。摄护腺癌经常出现骨头转移,像是髋关节、脊椎骨、骨盆等处。转移至骨头后,会造成患者骨头疼痛、患处骨头容易骨折、脊髓神经受到压迫导致下肢瘫痪、可能会让骨头中的钙释放到血液中,引发高血钙症而让人噁心无力。骨转移的位置愈多处,患者生活品质会愈差,相当煎熬。

除了转移到骨头之外,摄护腺癌也会转移到肺脏、肝脏、肾上腺等内脏器官,根据多项研究,当摄护腺癌转移至内脏器官,会比骨头转移造成更负面的影响,生活品质和存活率皆进一步下降。

积极治疗有助提升存活率

1. 根治性摄护腺切除术:利用外科手术将癌细胞侵犯的摄护腺、储精囊等部位切除,约有70%的患者能透过手术将摄护腺癌治愈。包括传统开腹手术、进展到腹腔镜手术,还有现在最流行的达文西机械手臂,尤其适合治疗摄护腺癌。

2. 观察疗法:适用于低度或中度风险摄护腺癌,或预期生命少于10~15年者,由于进程较慢,所以医师会建议积极监控并长期追踪,等到肿瘤开始进展或恶化再行治疗,9成以上病人死因为其他疾病。
3. 放射线治疗:或称电疗。利用放射线照射摄护腺,破坏分裂繁殖的癌细胞,属于根治性治疗,可合并荷尔蒙疗法。但放射线可能照射到摄护腺周边组织,常见为膀胱和直肠,伤及膀胱黏膜及直肠黏膜,3~5年后可能大、小便出血。

4.荷尔蒙疗法:单独使用仅能压制癌细胞,无法根治,治疗方式包含定期施打荷尔蒙针,一次性切除双侧睪丸,有时会伴随合并经尿道摄护腺切除术。

5.化学药物治疗:在荷尔蒙疗法失去抗性后,开始实施化学药物治疗,摄护腺癌的化疗相对其他疾病而言更加单纯,仅有一两种药物注射为主。

6.冷冻治疗:利用冷冻治疗探针深入肿瘤,以极低温杀死癌细胞,是一种风险较少、恢复也较快的治疗方式,但可能伴有的副作用是勃起功能丧失。

7.海福刀高频超音波治疗:利用经直肠超音波定位,以高温80到90度,把摄护腺精准加温,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有最低的尿失禁并发症,对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也最少,但有可能造成膀胱颈结疤阻塞的副作用。

摄护腺癌患者不可轻忽的重要警讯!
当摄护腺癌患者出现

1) 格里森分数 ≥ 8

2) 骨转移 ≥3处

3) 发生内脏转移

以上三项指标中,符合其中两项以上时,有较高的恶化风险。这个族群的病人需更主动积极地与医师讨论治疗方式。美国与台湾食药署核准这样特征的病人透过荷尔蒙合并其他药物治疗,进而延长有效治疗的时间和整体存活,并且提升生活品质。
电话号码(+852) 4546-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