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结集五位艺术家回望过去一段段不连贯又零碎的童年记忆,重新接触那个认为自己没有权力选择的小女孩; 那个在课室和游戏中发挥创意的逆权小子; 那份用身体去感受和学习的勇气; 那种初次接触社会的禁忌和规范的震撼;那些天真、难忘的时光...
这些碎片有些可能是记忆的想像,有些真实得犹如昨日,引发共鸣。
你们还有没有勇气再尝试、再感受、再冒险?
邀请大家与我们一起,透过回首过去,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中与自己、与他人对话。
策展概念
还记得小时候过年穿着的新衣服吗?
还记得小学时期最喜爱的食物如何让你回味无穷吗?
还记得儿时爱玩的游戏吗?
还记得童年会经常出入的地方吗?
这些从前的记忆有气味、有颜色、有声音以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你印象深刻? 透过作品让更多人认识你那一代的童年,跟不同年代的童心谈心。
── 陈衍泓(逗点)(艺造人才)
转眼间疫情来港已快一年,有人说今年是停济了的一年; 有人说是混沌的一年。社会依然动荡,日常生活变得不再日常。是次触感艺术展有幸继续,实在难得。
很多朋友诉说着,浪费了一年的美好年华,生活都不能自主。不少人感到压抑和彷惶,不敢想像这个情况要持续多久。
民不聊生,人们充满着闷气的同时,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则指出全球经济活动下降,能源及运输有关的各种癈气排放量也因而大幅减少。确实如此,过往我们都走得太快,发展得很急促。然而,被迫停下来的我们,是个不错的时机静下来,沉淀及反思自己,自我对话。了解自己是一生的课题。
是次展览的主题 -《再初触碰》,如现代艺术家Christo and Jeanne Claude所形容:「短暂而流逝是一种美学的决定,如我们的童年或人生。」童年亦影响自身的习惯和性格,甚至是现在的决择。
回想起自己十多年的读书生涯,学校与家都一直在海旁,清楚记得稀薄的海水味; 每天补课及课外活动的日子,放学时已是照到满地橙黄色的黄昏时段。大概是这个缘故,失意时喜欢到海边,特别喜爱看日落。近年再认真凝望维多利亚港,不知何时对岸快将要连在一起似的,感觉徒步都可以走过去,以后还可以叫维多利亚港吗? 心裏面不禁感概起来,香港这个小渔港确实早已不复见。自己的记忆和现在距离多远?自己了解的事实和现实又隔了多远?
希望大家能籍此展览,一起回首过去,再探索,重新收拾行装,再出发。
── 刘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