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19年底发现病毒开始,新冠病毒COVID-19这个名称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份,继有Delta变种病毒、现有Omicron新变异株,令人忧心,全人类的生活模式被彻底改写,无人幸免⋯⋯
在变化不定的情况下, 却是最易触动艺术家最敏感的思维神经,是次参与展览的六位本地艺术家,当中包括张志伟、张影薇、朱德华、胡兴宇、邓巨荣以及余伟建,与策展人黎健强在这充满不稳定性的疫情阴霾中,选择以镜头作为工具,为这极具挑战性的新常态作出回应,以不同角度记录疫情下的香港及探索后疫情时代下香港的愿景及一些可能性。
诚如展览副题「新冠新观」,本次展览的六位参展艺术家以不同方式、透过不同的角度及以自身的美学回应疫情下的香港,道出疫情下的每一个独特故事。
作品简介
在作品系列《入侵》中,艺术家
余伟健以格外横阔的全景片幅、超广角镜头和黑白色调记录疫情下的香港的转变,令这些景物既捕捉了真实,也像是一首首情感丰富而具表现主义风格的诗篇。
疫情开始,「生活骤变」一词,我们不禁会联想起卡夫卡小说《变形记》中作爲家庭经济支柱的男主角因醒来时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巨大的虫子而担忧自己不能工作的桥段。受《变形记》所啓发,艺术家
张志伟透过访问不同家庭,用文字纪录他们对疫情的感受;并邀请他们穿上特意制作的道具虫服装来拍摄照片,创作出作品《变形人间》。
口罩无疑成爲了现今人类生活的必需品。艺术家
邓巨荣作品《新观。世音》专注以戴上口罩的脸孔作为这个时期的大众面谱:观众可否透过眼神感受到他们的情绪?透过聆听他人的心声,又会否令口罩下的自己有所共鸣?
艺术家
胡兴宇的作品《Normal Temperature》的艺术策略截然不同:借着一个罕有的上天下地全方位身历其境式的官能经验,与参观者在幽暗的空间裏分享他自去年初以来在疫情下生活的个人感受。
艺术家
朱德华选择以作品《在未来》回应这些问题,带出他对未来的想像。疫情爲人类文明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朱德华反思后于新作《在未来》展示他预见人类在大祸劫后在废墟荒野由零重新起步的景像,创造出人类新的文明景象。
艺术家
张影薇向身边不同人征集了款式不同的口罩编织成民间的祈福物品 ─ 百家被─ 然后再以摄影的方式在作品《自求多福》中展示,祝愿人类身体安康,为观衆带来一丝丝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