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3日 ‑ 8月13日 (逢星期二至六) 中午 ‑ 下午7时 (7小时)
湾仔庄士敦道178-186号华懋庄士敦广场7楼
免费
提供


由三位不同范畴的艺术家跨界别合作,以美学把细致的麻雀工艺呈现。艺术插画家 Karen Aruba 与手雕麻雀工匠张诚忠师傅,首度与摄影师 AndyPoll 跨界别合作,于 HKI Gallery 举行的「巧雀奇缘」展览。展览融合了雕刻、插画、影像三种不同媒介的元素,让创意互相碰撞,发掘出传统麻雀工艺前所未有的美学领域。是此展览以工匠张诚忠师傅的手雕麻雀以及 Karen Aruba 绘画及设计作品为主轴,配合摄影师 AndyPoll 以其摄影作品展现工匠的巧手技艺及美学修为,从中探索「非物价文化遗产」手雕麻雀背后少为人知的一面。




三位不同范畴的艺术家以不同角度展现麻雀的特质。制作手雕麻雀由拣选原料到锯料、打磨,再到雕刻、上色、铲油等,每一个步骤都是一丝不苟。AndyPoll 特意运用(微距镜头)拍摄张诚忠工匠手雕麻雀成品, 以及 Karen Aruba 非一般的颜色变化,影像内藴的视觉与触感的冲击,完整呈现工匠一划、一刻、一钻炉火纯青的技巧及其精准的雕刻位置,捕捉一般眼球无法看见的麻雀美感,让更多人透过展览探索手雕麻雀工艺更多有趣面向。




这次展览遇上摄影创作人 AndyPoll,运用奇思妙想的构图与光影,微观手雕麻雀牌,引领观者进入工匠张诚忠师傅及艺术插画家 Karen Aruba 的视角,深入了解麻雀工艺的一每一个步骤,感受手雕麻雀在每一划、每一雕、每一钻之间的张力与温度,强调丰富颜色的材料,以崭新的角度凝视两位艺术家在刀法装字、装画、雕功、色彩运用上的巧手技艺。


展览同时展出 Karen Aruba 最新麻雀设计作品,重塑传统文化体现。Karen 继续以她向来擅长的插画元素作为麻雀设计的语言,重新演绎传统手雕麻雀工艺。当中[巧雀奇遇 — 香港版],灵感源自非一般的古老麻雀牌设计演绎香港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Karen 将「香港地道文化符号」转化成设计元素,以优雅及妙趣的图像,加上变幻多端的渐变色色调,构成一副清新隽永的作品。

一如以往,由父亲张诚忠师傅在麻雀牌上雕刻上刚劲、秀丽的传统麻雀图案,例如「万子」、「筒子」、「东南西北中发白」等,并配合 Karen Aruba 不同层次的色彩及艺术跟数码插画和镭射雕刻而成的作品,每一件作品工序非常花心思与时间。结合手雕麻雀工匠和艺术家一家两代的构思, 同心合力, 呈现更多香港地道生活的日常景色,使麻雀牌从桌面游戏化为体现香港独有文化的墙壁装饰,穿越不同的历史脉络、再次打造出崭新的香港麻雀文化工艺。


艺术家简介
摄影创作人 – AndyPoll 陈漱石
陈漱石,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视觉传达 (荣誉) 文学士 (摄影),自由摄影创作人。曾于法国留学。游走于写实和抽象之间,作品多以高对比黑白的方式呈现背后的强烈意念。

艺术插画家 – Karen Aruba 张凯欣
插画家 Karen Aruba 以旅游、文化及生活点滴为创作灵感,擅长针笔素描,将细腻的笔触混合时尚的画风,以独特具创意的插画记录背后的故事。自小陪伴着父亲的手雕麻雀工房成长的插画师透过童年在麻雀工房生活的记忆,以创意融入艺术去传承家族的手雕麻雀工艺,为快将失传的行业注入新生命,为新一代麻雀提升艺术价值。清新时尚的绘画风格、加上父亲的手雕麻雀工艺及先进科技,父女携手合作以新颖方式延续香港文化至海外。Karen 曾策划多个麻雀艺术展览,获得本地与海外媒体广泛报导,引领香港麻雀设计和工艺在海外及本地平台获得注视。

手雕麻雀工匠 -张诚忠师傅
工匠张诚忠师傅自 13 岁已开始学习手雕麻雀技艺,其后负责管理由父亲创立的复兴隆蔴雀厂至 2009 年,后来由于不及国内低成本之竞争和大量国内电动麻雀枱的出现,香港生产的麻雀逐渐被取代。而张诚忠师傅亦于 2018 正式退休,直至近年,由女儿 Karen Aruba 的鼓励及支持下,重操故业并重拾兴趣,用创意传承香港传统手雕麻雀工艺,从作品中把家族五十年来的麻雀生产故事有系统地重新记录保存下来,以艺术角度赋予麻雀新价值,带出耳目一新的传统香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