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suke Miyazaki 摄影,鸣谢大田秀则画廊、维多利亚 · 米罗画廊及卓纳画廊)
位于西九文化区、亚洲首间全球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 M+ 宣布将于 2022 年 11 月 12 日(星期六)庆祝博物馆开幕一周年之际,举办由首席赞助滙丰银行支持的首个特别展览「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
「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是着名艺术家草间弥生在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举行的最大回顾展,展出逾 200 件来自亚洲、欧洲及美国的博物馆主要藏品及私人藏品、M+ 藏品及草间弥生的个人收藏。展览由 M+ 副总监及总策展人郑道链及独立策展人吉竹美香共同策划,以全新眼光诠释草间弥生逾七十年的创作生涯,并邀请观众一同发掘艺术启发变化的力量。是次回顾展呈现了草间弥生作品中蕴含的核心美学元素,凸显贯穿当中的关于生与死的哲思,以及她对相互连结的追求,并探讨草间弥生如何成为全球文化偶像,创作出今天引人入胜且极具影响力的作品。
为了这次 M+ 的首个特别展览,草间弥生带来三组全新作品。M+ 委约创作的大型装置
《神经的死亡》(2022),位于连通博物馆大楼地面和地下楼层的光庭,垂挂至 B2 层的潜空间,可以从大楼内的多个角度观赏。
《圆点执念──渴望天堂的爱》(2022)位于 B2 层的潜空间,是极具规模的沉浸式环境,当中包括草间弥生的经典镜面空间。而在地下大堂,公众可以欣赏到两件名为
《南瓜》(2022)的大型雕塑。
「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按时序及主题出发,展出草间弥生创作生涯最早期到最近期的作品,审视她在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地所发展的艺术创作。展览共分六个主题,分别为:无限、积累、全面连结、生物宇宙、死亡、生命的力量,涵盖多种媒介的作品,包括绘画、装置、雕塑、素描、拼贴、流动影像和档案资料。
立即预订:https://bit.ly/3VxG5JM
2/F 西展厅
(《太平洋》|1960 年|油彩布本|183 × 183 厘米|东京都现代美术馆藏)
无限
无限这个概念是草间弥生在其艺术中贯彻始终的主题,由此创作出各种营造无尽空间的绘画、雕塑和环境。她在 1957 年离日赴美,在去程飞机上俯瞰太平洋的体验,启发她开始创作《无限的网》系列,在巨大画布填满一圈圈看似无穷无尽的笔触。在往后数十年,她继续将灵感源于自然世界的图案融入画作中。
(《流星》|1992 年|混合媒材,一组 84 盒|320 × 840 × 30 厘米|新泻市美术馆藏
摄影:上野则宏,1992 年|图片由新泻市美术馆提供)
立即预订:https://bit.ly/3VxG5JM
积累
草间弥生年少时便开始艺术创作,创作泉源来自在童年旧居附近河道所看到的「数百万颗白色石头」。她欣赏这种丰富得不可胜数的景象,因此重复和复制技法一直贯穿其作品。「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展出她 1960 年代初创作、以积累为主题的拼贴及雕塑,以及创作于 2000年代的相关装置和雕塑,借此追溯这个主题的蜕变。
(《自我消融》|1966 至 1974 年|彩绘人体模型、桌子、椅子、假发、手袋、马克杯、盘、水瓶、烟灰缸、塑胶植物、塑胶花、塑胶水果|尺寸可变|M+
图片:M+,香港)
全面连结
连结和集体是草间弥生艺术的重要价值观、她于 1960 年代末的人体彩绘展演阐释其「自我消融」的概念,即是把人是完整个体的观念「消融」,借此令自我与宇宙重新结合。此主题聚焦于草间弥生在 1960 及 1970 年代为回应当时美国的重大政治事件而创作、极具挑衅意味的作品。全面连结的主题见于装置、档案资料,以及记录草间弥生与其他人合作举行的行为展演的图片及影片,把草间弥生对于自我及生命的哲学观连系到环球事件。
立即预订:https://bit.ly/3VxG5JM
生物宇宙
草间弥生一直对于有机生命深有共鸣,认为草木和其他植物与人类一样,都是充满活力的灵魂。她部分的早期作品源于她对花卉植物的研究。其中南瓜尤其令她着迷,至今仍是其作品中一再出现的题材。她将对自然世界的兴趣扩展至神秘的宇宙哲学,视「宇宙」为万物依循同一法则运作的系统,借此宇宙观尝试连结天体与个人。她形容她的经典波点图案象征太阳、地球与月亮,以及世间众生。
(《残骸的积累 (人格解体帷幕的囚徒)》1950 年|油彩、瓷漆、种子麻布袋|72.3 × 91.5 厘米|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藏)
死亡
艺术创作让草间弥生能排解对死亡的执迷,并能坚持不懈对抗抑郁症。她毫不避讳这些阴暗感受,以艺术作品坦诚传递生存意志,带来感染人心的讯息。这主题介绍草间弥生的部分早期创作,探讨她年少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目睹的破坏。此主题亦包括她的一些后期作品,表达她对自然界中生命、死亡与再生循环的观察。
立即预订:https://bit.ly/3VxG5JM
(《安息之沼》|2014 年|塑胶彩布本|194 × 194 厘米|艺术家自藏
鸣谢大田秀则画廊、维多利亚.米罗画廊及卓纳画廊)
生命的力量
自 1960 年代起,草间弥生开始在艺术中注入爱、和平与共同体的讯息。艺术是冥想和治疗实践,用以转化她的挣扎。她亦为世界踏入千禧年后暴力处处感到痛惜,宣称她「创作艺术是为了治愈全人类」。展览此部分的作品印证了她的话。在「生命的力量」中展示的《我永远的灵魂》系列 (2009 – 2021) 及《我每天为爱祈祷》系列 (2021 至今),均是她近期的作品,其创作精神是借艺术的力量克服困难和疗愈伤痛。
在西展厅内还有
自我肖像一部分,介绍草间弥生从 1950 至 2020 年的演变。草间弥生在漫长的创作历程中创作过多幅自画像。这些作品没有如传统自画像般描绘艺术家的外貌,而是以多变的风格勾勒其心理及情绪经验。这些作品显示出草间本人如何成为其艺术作品的迷人主题,每件作品均与展览主题呼应。
地下大堂
《南瓜》(2022)
博物馆地下大堂放置两个全新的大型雕塑供公众观赏,它们是带有黑色圆点图案的黄色南瓜,是草间弥生最为人熟悉的题材之一。
立即预订:https://bit.ly/3VxG5JM
B2/F
潜空间
《神经的死亡》(2022)
这是 M+ 委约创作的大型装置,位于连通博物馆大楼地面和地下楼层的光庭,垂挂至 B2 层的潜空间,可以从大楼内的多个角度观赏。
这个网状装置作品参考了生物突触的联系,扣连了「无限」的主题,同时代表了「死亡」是重生的必经阶段。有别于本展览中也有展出的 1976 年版《神经的死亡》(1976) 那种阴沉的黑色圆点,此M+ 委约创作的新作色彩缤纷,把草间弥生招牌的无限的网化为立体作品,令人为之着迷。
展演空间
《圆点执念──渴望天堂的爱》(2022)
此作品位于 B2 层的展演空间,此空间充满草间的招牌波点图案和反射镜,天花板还悬吊着布满白色波点的巨大汽球。走进展演空间深处,观众会到达一个四周铺满镜面的立方体环境,提供万花筒般的感官体验。
M+ 这件新作是对草间弥生 1960 年代创作的经典镜屋和偶发艺术活动的全新演绎,为理解无限和积累这两个草间作品的核心概念带来新角度,而重复的波点和犹如置身无限空间的幻觉,则令观众感到自己被消融到宇宙之中。
为配合展览,出版商 Thames & Hudson 与 M+ 合作出版图录
《草间弥生:1945年至今》。《草间弥生:1945 年至今》全书共 400 页,内容详尽、插图丰富,由郑道链及吉竹美香合编并为之撰文,M+视觉艺术副策展人谭雪凝及独立研究员兼作家亚丽克丝・钟斯亦于书中分享洞见。全书收录了策展人论文、专题文章、草间弥生的图像年表、艺术界权威的圆桌讨论记述,还选录了草间弥生创作的诗歌、宣言、过往访谈,以及一些从未发表过的文字作品。《草间弥生:1945 年至今》的英文及中文版将于 2022 年 9 月 15 日起在 M+ 网上商店供公众预订。
此外,M+ 将于展览期间举办一系列公众活动,邀请访客参与策展人讲座、放映会和各项专为一家大小而设的活动,让访客更深入了解草间弥生的艺术创作,详情将于稍后公布。
M+ 会员和赞助人可由 2022 年 9 月 29 日至 10 月 12 日优先购票。公众门票由 2022 年 10 月 13 日 10:00 起公开发售。是次展览门票可供访客参观 M+ 所有展厅。
所有照片 © 草间弥生
立即预订:https://bit.ly/3VxG5JM
* 在公众假期维持开放,以下日子除外:逢星期一(休馆日)、圣诞节(12 月 25 日)、元旦(1 月 1 日),农历新年初一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