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7日 ‑ 2月4日 (逢星期二至六) 中午 ‑ 下午6时 (6小时)
香港中环荷李活道1-13号华懋荷李活中心 1/F 101室
免费
提供


AISHONANZUKA欣然呈献2023年的首个展览 — 由日本艺术家团体黑带水蚺(黒帯アナコンダ)为香港观众带来的群展「KUROOBIANACONDA 05 SUKIYAKI」。

该团体由佃弘树、小池一马、大平龙一、山田周平、小畑多丘和石井亨六位日本艺术家组成。 本次展览是他们在香港的首个展览,也是他们继 2019 年的「01 KIRIMI (GINZA SIX,东京)」、2020 年的「02 WAGIRI(The 5th Floor,东京)」、2021年的「03 SANMAIOROSHI (Tezukayama Gallery,大阪)」、和2022年的「04 TEMPORAS(Sokyo Lisbon,里斯本)」后的第五次展览。


艺术家简介


佃 弘树
1978年出生于日本香川县。 现时生活及工作于东京。
佃弘树于 2001 年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的影视学科。他的素描和数位拼贴作品探索了他想像中充满动荡的未来主义城市景观。这些错综复杂的单色作品以一丝不苟的细节创作,展示了坍塌的空间;当中的机械化世界在受控混乱和有机突变的状态下与科幻神话融为一体。对应其创作概念,佃弘树也会使用原始的工业材料、植物和现成物创作装置作品,和他的绘画作品在同一世界观中互相呼应。

艺术家曾参与展览包括:「The Darkest Hour」(NANZUKA UNDERGROUND,东京,2022)、「They Live」(Petzel,纽约,2020)、「Global Pop Underground」(Parco Museum Tokyo,2020)、「Monolog in the Doom」(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2019)、以及「幽灵维面―电驭叛客在未来之年」(大馆,香港,2019)等等。


小池一马
1980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小池一马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度过了他的童年,并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完成高中学业,后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雕塑系。他的创作主题为以古代神灵、陶制器皿、大型猫科动物、植物和菠萝为灵感的陶瓷雕塑、素描及绘画。以「虚构的古器物」为主题,艺术家把不同地点和时期的影像混合创作的作品,带有一种独特的漂浮感,仿佛不属于任何地方。小池曾说他的兴趣是「不同元素和谐共存的状态」和「改变事物的目的及意义的过程」。

艺术家曾参与展览包括:「KOISHI-KEI」(Sokyo Gallery,京都,2022)、「MIKADO2 - My baby collection」(Tezukayama Gallery,大阪,2022)、「End of Eden」(Galerie Wolfsen,奥尔堡,2022 年)、OMURO MUSEUM 个展(日本三重县,2021 年)和「Cama」(三越当代画廊,东京,2021 年)等等。


大平龙一
1982年出生于日本东京。
大平龙一以木雕为主要的创作手法,通过解构在日本社会、古代信仰和崇拜中的隐藏符号来创作作品。近年来,艺术家将注意力回归到材料的原始特性上,创作出各种「意义不明」的雕塑;其灵感来自于他自身的盲目专注和不合理的冲动 ―― 这两者都可以被视为人类创造力的原始本能。

艺术家曾参与展览包括:「SYNDROME」(NANZUKA UNDERGROUND,东京,2022)、「The Yellow Portal」(3110NZ,东京,2021)、「CAR BONE DRAGON」(银座蔦屋书店,东京,2021)、「菠萝」(三越当代画廊,东京,2020)和「JP POP UNDERGROUND」(心斋桥 PARCO,大阪,2020)等等。


山田周平
1974年出生于京都,现居京都。
以虚无主义和幽默为背景,山田周平创作出极简和概念性的作品,并同时创作摄影、录像、三维、二维等多种形式的作品。他的许多创作不仅在画面解读、甚至在背景文本方面都将解释的权利交给观众。2013年,他被时任匹兹堡安迪・沃荷美术馆馆长的Eric Shiner选为军械库艺博会的策展部门中唯一的日本人,成为各大媒体的热门话题。

艺术家曾参与展览包括:「Cama/projecting OW 山田周平,小池一马」(三越当代画廊,东京,2021)、「untitled yet」(大和英日基金会,伦敦,2019)、「WISH KISS LOVE HOPE 」(AISHONANZUKA,香港,2017),「Other Ways」(FLAG STUDIO,大阪,2017),「Unclear nuclear」(URANO,东京,2016),「Resonance」(Sao La Gallery,胡志明市, 2014),以及在2013年纽约军械库展上的个展等等。


小畑多丘
1980年出生于日本埼玉县。
小畑多丘的作品总是围绕运动的身体展开,尤其以霹雳舞为主。与日本B-Boy文化息息相关的小畑在舞蹈动作中捕捉、夸大和变形人体,强调身体的形状、姿势和体格,同时消除人物的情感和内在元素。他对「身体」的执着也体现在他选择的媒介――木雕上;通过将这种对体力要求高且耗时的日本传统技术与充满活力和现代性的嘻哈文化的联系起来,艺术家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下体现了身体和运动的动态分解。

艺术家曾参与展览包括:「ART AND SNEAKERS」(A+S,东京,2022)、「B-BOY REVENGE 2022」(PARCEL,东京,2022)、「Move the Volume」(3110NZ, Tokyo, 2022)、「TAKU OBATA SCULPTURE」(Japan House London,伦敦,2020)、「HYPER LANDSCAPE」(WATARI-UM美术馆,东京,2018)、「sculpture // New Generation series 2 Vol3 Obata Exhibition」(日本桥高岛屋Gallery X,东京,2016)、「NEW VISION SAITAMA 5 - The Emerging Body」(埼玉县立近代美术馆,日本,2016)和「BUST A MOVE」(Jonathan LeVine Gallery, 纽约,2014 年)等等。


石井亨
1981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
石井亨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染织专业,长期研究「友禅染」这种日本传统染色的技术和历史。他以独特的波普艺术风格,配合传统的友禅染技艺描绘当今各式各样的日本社会问题,大至自然灾害的后果、工薪族的悲惨生活、小至在街上丢弃的纸箱等等。丝绸的微妙质感被极致鲜艳的色彩和大胆幽默的构图强调,同时引入了有别于传统图案的流行符号,呈现出迷人而压倒性的存在感。

艺术家曾参与展览包括:FITZROVIA画廊个展(伦敦,2018)、Sokyo画廊个展(京都,2018)、「LIGHT SGRAFFITO」(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伦敦,2017)、「IMAYO」(日本涩谷区立松涛美术馆,美国檀香山艺术博物馆,2016)、「Metropolitan Moment」(大和英日基金会,伦敦,2016)、「KIZASHI」(Pola Museum of Art Annex,东京,2014)、「EDO POP」(Japan Society Gallery,纽约,2013)和「Weird World」(ISE Cultural Foundation Gallery,纽约,2013)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