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日 ‑ 3月9日 (逢星期日,二,四至六) 上午10时30分 ‑ 下午5时30分 (7小时)
2023年1月11日 ‑ 3月8日 (逢星期三) 上午10时30分 ‑ 下午2时30分 (4小时)
半山旭龢道50号
免费
提供



龙虎山环境教育中心举办全新艺术 × 生态企划展《一树无声》。本展览以「Treeology」为题,透过公开征集,选出以「塌树」为灵感的展览提案,与策展人岛仔艺术及八位本地艺术家合作,以真实的塌树引发灵感及创作。

艺术家透过多感官(视觉、听觉及嗅觉),创作了七个艺术装置,分布于中心展览厅内外的空间,尝试探索围绕我们周遭的树木,背后究竟蕴藏了多少秘密多少故事?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好奇心与想像力,会从它们身上感知到甚么吗?这些艺术作品取自塌树的不同部分,赋以新面貌亮相,象征生命周而复始,当树塌下,反而让我们对生死产生更多的思考,得到更多。


户外散策:《游枝散策》/ 周小某
幻想树木失去生命之后,化作 20 件姿态各异的陶人偶,头上插着断落的树枝,穿梭在大树之间。作品以不同的拟人姿态,探讨树木行将离别时的感受。


《浮游幻肢》/ 苏嘉慧
当树木塌下或被砍断,失去「身体」的一部分,会否感到痛楚?艺术家以轻薄网纱重塑飘浮空中的「幻肢」,邀请大家一同思考与感受树的伤与痛。


《萌櫱》/ 林昆佑
「萌櫱」解作树木砍掉后重新长出的新芽,艺术家以塌下的台湾相思,结合机械花的盛开,寓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树木的解剖课》/ 朱韦匡 (上)
解剖塌树的树干,逐层观察树木在自身枝干中记录的生命史,并以菲林底片记录整个过程,借此思考生命的本质,也邀请观众一同聆听过程中的新发现。

《树呓》声音装置 / 陈伟森 × 黄婷 (下)
把中心附近收集得来的细微环境声音,重新编成一段关于树木生命的诗歌。配合号角装置传出的,是树的声音?大家又听懂多少?邀请大家坐在石櫈上,倾听树木的心裏话。


《原点‧循环》/陈柏强
以树木的年轮为创作灵感,当费纳奇镜上的角色开始转动,就像人们进入循环不息的生命循环,与大自然流转共存。

同步创作:《树的起源》- 袁易天
树艺师遇上山中的两位师傅,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听着关于人和树,犹如星战般的生命演化传说,并在经历几番睡梦间的修炼,体悟生命的奥秘。

《塌树之味》/ 蔡少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未必留意到香港行道树的气味,只有在树被吹倒的风雨过后,我们才或者嗅得到。展览入口备有四种香港常见行道树的精油,参观者可以自选柠檬尤加利、柏树、白千层和松树气味,将精油滴在书签上,以气味感受常伴左右的树木。

2018 年适逢是中心的十周年,首次筹办「感知自然」项目,透过出版和展览,以文字、绘画、摄影、雕塑等融合历史生态与艺术的多角度创作,描绘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关系。今年,中心踏入第 15 年,以《一树无声》来标志一个阶段的终结/开始,诚邀各位朋友一起来经历一段属于树木,也属于个人生命的旅程。


策展|岛仔艺术
参展艺术家|陈柏强、陈伟森、周小某、黄婷、朱韦匡、林昆佑、苏嘉慧、蔡少华
小说创作|袁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