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4日 ‑ 3月10日 (逢星期二至六) 上午11时 ‑ 下午6时 (7小时)
香港黄竹坑道54号 M Place 11/F
免费
提供


Rossi & Rossi 将于二月四日呈现双个展,展出艺术家王思遨的「耳里棉花,喉里毛球」和林黄禾轩的「旅程」。

香港艺术家王思遨在 Rossi & Rossi 的第三次个展回望生活在新冠大流行下的经历,运用多种媒介讨论语言、物件和图像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探索例如类似失败、希望和误解的概念来引发观者的反思。是次展览的中心是对舒适的渴望 – 一种在大流行中弥漫于大众中的情绪 – 和总是在数尺之外不可得的不安。


展览包括一系列名为「But What Happens When Skin Falls?」(2021)的光栅图像作品。 在每张光栅版中,艺术家将多张人们清洁双手的图像与手影木偶的图像重叠。在新冠期间时常洗手以保持双手清洁成为这场大流行中反覆出现的符号,这一重复性的动作正如手影戏开场前的仪式一般。这件作品的名称虽然暗示着反覆洗手可能会出现的可怕结果,但同时也让人像一个不耐烦的孩子提出的无厘头问题。艺术家通过双重暗示影射了在危机中人们的心里倒退。

同时展出的作品还有「The Institution of International Blue」(2017) 。在这件作品中,王思遨借用不同文化中用于表达蓝色的手势作为视觉索引作诗,将手势与生俱来的诗意诠释翻译成文本。 这些文字以九首诗歌的形式在一个蓝色告示版中展现出来,每一对诗和手势都指出了不同交流方式和语言不可能性之间的差距。


关于艺术家
王思遨
生于 1990 年,2012 年毕业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现居香港。作品偏极简,以转移概念性的角度及文字的多义性,对非具像的概念作出质疑,如期望和沟通的落差、时间的抽象感知和情感等等。

王氏的作品于 2013 年入围香港艺术奖及伦敦 Griffin Art Prize,亦是香港当代艺术奖大奖得主。 她的作品曾展出于「At Wit’s End」(国立亚洲文化殿堂,光州,2016)、「Self Criticism – How much time we have wasted?」(中间美术馆,北京,2017)、「Superposition: Equilibrium & Engagement」(第21届悉尼双年展,2018)、「林中有树倒下而没有人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8)及「后人间世」(台湾美术双年展,台南,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