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第一幕(Act 1)迎来了众多参观者,于上星期刚成功落幕,凯伦伟伯画廊很兴奋将在1月21日开展接续的「有书」第二幕(Act 12)。
(李继忠|《目录的总目录》|影像装置|31 x 23 x 20厘米|5版 + 2AP|2016,2022重制)
今次换上另外十位香港艺术家在第二幕(Act 12)展出。虽然有些作品仍以艺术家的书为形式,但其创作实践却大不同。这裏将会有剪纸、纺织作品、声效物件(Sound Object)及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
(欧阳嘉琪|《记忆面包2.0》|书|20 x 15 x 2.5厘米|2022年)
李继忠的艺术创作通常由研究来驱动,他在本展览呈献一个模仿微缩胶片阅读机运作机制的录像装置,引用豪尔赫.路易斯.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 1899 – 1986)的见解,视书籍为一物理及隐喻上的迷宫,这亦和应着他曾处理大量档案库资料的个人经验。陈子雯则用布料制作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闪示卡图书给孩子,「F」代表「Fat」肥胖、「I」代表「Incest」乱伦,它审视了各种各样对女性的标签。与此同时,欧阳嘉琪以其中一本她最不喜欢的书来创制作品。广受欢迎的日本漫画人物哆啦A梦拥有很多法宝,其中一件是「记忆面包」,欧阳嘉琪梦想她可以借吃下书本来消化整本书的内容。智海的《How to Read》系列是一组描绘了可能或不可能装订方式的画作,这些装订方式或支配或开启了阅读的途径。Go Hung制作了一本试图探索广告商如何操弄消费者的着色簿。伦裕智的扩增实境动画,则以其标志性的疯狂与搞笑方式来检视中国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
(智海|《怎样读 4》|塑胶彩、铅笔、纸|29.7 x 21厘米|2022年)
艺术家简介
陈子雯(生于1978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硕士,并于香港大馆及Eaton House参与艺术家驻留计划。近期展览包括香港Denny Dimin画廊(2022)和香港凯伦伟伯画廊(2021)。她亦涉足于舞台剧的服装设计。
智海(生于1977年)现生活并工作于香港及台湾,原从事绘画创作。近期展览包括香港安全口画廊(2022),比利时安特卫普 Grafixx Festival / De Studio(2022)和韩国首尔媒体城市双年展(2021)。
高哼(生于1980年)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坎伯韦尔艺术学院视觉艺术(数码艺术)硕士学位。他的艺术创作关注议题围绕弱势社群所面对的困难。近期展览包括香港凯伦伟伯画廊(2022)和香港Novalis Art Design画廊(2022)。
黎仲民(生于1988年)是驻香港的艺术家,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文学硕士。喜欢创作声音装置和机器艺术,其中有些会于声音表演中使用。他是艺术群体据点。句点成员。个人展览包括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巴塞尔艺术展(2016)。
李继忠(生于1985年)是驻香港及伦敦的艺术家。近期和即将举办的展览包括沙迦Sharjah Biennial(2023),中国UCCA 沙丘 (2022),瑞士Internationale Kurzfilmtage Winterthur(2021),首尔Seoul Mediacity Biennale(2018),上海双年展(2018)。2022年获得哈佛大学皮博迪考古学和民族学博物馆的The Robert Gardner Fellowship in Photography,于2018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2017艺术新秀奖(视觉艺术)。作品为香港M+博物馆及索尔福德大学收藏。
陆海敏(生于1979年)是驻香港的艺术家,毕业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她从未受过任何正统艺术教育,她的创作启发自大自然、人性、纯粹、及生命。展览包括香港艺鹄书店(2021)。
伦裕智(生于1998年)2021年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视觉艺术文学士。他喜爱将扩增实境加入他的作品。他近期于香港德萨画廊(2022)举办的个人展览深受欢迎。
欧阳嘉琪(生于1996年)2021年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文学士。织物和刺绣是她最标志性的创作媒介。
冼朗儿(生于1984年)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硕士。近期展览包括香港大馆赛马会艺方(2021)。运动与游乐工作坊POWWOW的创办人之一。
谭颂汶(生于1994年)为2018年香港艺术发展奖艺术新秀奖得主。曾于凯伦伟伯画廊举行首次个展(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