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春,西九文化区的艺术公园、戏曲中心,以及网上平台,将举办一系列免费媒体艺术节目,让市民在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中体验艺术,并在艺术中找到当代生活与数据并存的新方式。
「机缘都会」为香港赛马会独家赞助的节目系列「艺创明天」之压轴一环,贯彻系列精粹,以科技元素创新地开拓创作及体验艺术的趣味和想像。西九文化区跟策展人钟亦琪联手,精选本地和海外艺术家的作品,涵盖多个户外和室内大型艺术装置、现场表演、网上游戏平台和实况影片系列等,当中包括国际艺术家为西九文化区内场地量身订造的公共艺术装置,以及多个全新委约作品,期望借着丰富的艺术体验,引领大家打开崭新视角,细察都市生活、数据,以至人和两者之间种种微妙的机缘互动。
一连三个星期,每晚经过艺术公园草坪,抬头便会发现远方的北极光,随着
《约定极光》骤然直送香港;附近的旱溪出现动人的
《夜光森林》,让你跟亲友一同在雾中散步赏花。探访戏曲中心,正展出
《智能闪闪》,数百个机械人献上灯光表演,更有
「生物特征剧场」展览,其中一件作品以数千个灯泡,动态呈现人类心跳。到邻近油麻地社区逛逛,以手机连上网页程式
《庙街合奏》,即可以全新方式游历庙街。此外还有更多线上线下新奇节目,留待你探索。
「机缘都会」还包括在戏曲中心举办的一系列讲座展演,邀请国际媒体艺术家边演边讲,详情将于2023年 2 月初公布。
2023 年 2 月 13 日至 3 月 5 日|艺术公园|晚上 7 时至 10 时
《约定极光》|大草坪
瑞士艺术家 Dan Acher 的大型户外艺术装置《约定极光》(Borealis)将在艺术公园大草坪上空展现,造就几可乱真的极光观赏体验。
一连三星期每天晚上 7 时至 10 时,犹如预约好的绚丽极光,本来捉摸不定、在极地才有机会看到的自然奇观,靠着光影模拟,定时在闹市的夜空绽放,且随着现场天气状况,光束的动态、色调、密度等会不断变化,每刻都独一无二,巧妙糅合人工与自然。
《约定极光》曾经在全球超过三十个城市巡展,首度来到香港,作品与城市景观和自然环境交融,把人凝聚和连结起来,缔造难忘的共同体验。
《夜光森林》|近留白 Livehouse
德国录像艺术家 Robert Seidel 在艺术公园施展鬼斧神工,以幻彩录像投射、人造雾,以及声音设计师 Nikolai von Sallwitz 创作的环回声景,结合原有公园旱溪的丛林景观,建构成特别的户外录像装置,让你在雨后雾蒙蒙下观赏变得跟平日不一样的动植物,享受美妙时刻。
Robert Seidel 曾于法国的里尔美术馆、德国 Phyletic 博物馆等地标,以建筑物为载体,创作抽象而色彩斑斓的录像装置,远看宛若一幅巨型流动水彩画。他今次为西九文化区度身订造全新作品《夜光森林》(英文原名 Petrichor,取自初雨洒在干燥泥土并散发清香的意境),除了数码投影,还加入层次多变的人造烟模拟雾境,以及立体声效,把艺术公园的旱溪和丛木幻化成夜光森林。装置效果随户外自然气象分秒转变,你可以散步欣赏,在独特的数码演绎下体验自然,联想和感受天地万物的壮丽与奥妙。
戏曲中心|中午 12 时至晚上 8 时
《智能闪闪》|地下*
当很多个体在复杂的系统中结聚和互动,会形成怎样的群体?瑞士艺术家Lukas Truniger的动态光影装置《智能闪闪》(Distributive Intelligence | A Group Mind)将于 2 月及 3 月在戏曲中心展出,数百个人工智能发光机械人同时跟参观者互动,让你亲身感受箇中张力。
《智能闪闪》由数百个人工智能机械人组成,它们各自配备灯和镜,会不断发光和折射光线互相沟通,同时会敏感地回应周围环境的明暗变化。在没有中央控制下,任何风吹草动皆会推动集体的灯光舞演。当你走近机械人,即参与它们的演出,会感受到有序与混沌交错发生,好像浓缩地体会现实社会中各样复杂的协作与互动。
《生物特征剧场》|戏曲中心排演室1、2、3*
我们惯常以身体感官欣赏艺术,今次反客为主,让活生生的身体成为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国际知名艺术家 Rafael Lozano-Hemmer 首个香港个人展览,集合一系列多媒体互动装置作品。
这批作品运用各种科技,以参与访客提供的指纹、面容特征、动态,甚至是无形的心跳、体温等数据,转以诗意的艺术手法展现出来,让我们身处这个「生物特征剧场」里,能以异常亲密的另类形式,跟我们习以为常、来自自己身体的数据互动,更亲眼目睹这些个人特征,凑合成瞬息万变的动态艺术作品,浮现奇特的众生相。
其中一个大型互动装置《光影脉象》(Pulse Topology,2021),为亚洲首展,会现场探测到访者脉搏的跳动,并用数千灯泡和声效动感演绎出来,迷人地呈现生命。
其他展出作品:
《热像漂流》(Thermal Drift,2022)
《荷尔蒙潮》(Hormonium,2022)
《放大声带》(Vocal Folds,2019)
《脉象图鉴》(Pulse Index,2010)
《术算无限》(Glories of Accounting,2005)
《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1992)
《文字游戏》特别版〈现实的诗人〉|二楼|每节游戏长约 15 分钟*
香港诗人兼艺术家谢晓阳,与台湾游戏团队Team 9跨界合作,受委约为「机缘都会」制作电子游戏《文字游戏》全新关卡〈现实的诗人〉,只期间限定于戏曲中心开放让公众当玩家。
《文字游戏》意念新颖,是一个纯文字的角色扮演游戏,在这个虚拟世界裏,所有物件、人物与场景都由文字组成,玩家透过搬移字句去扭转情节走势,以第一身参与冒险,体会纯文字也可以有无穷可能性和创作空间。
谢晓阳为这次合作创作全新文字作品,剖白作为诗人,在偌大城市中走不容易的创作路。游戏玩家扮演现实中的「诗人」,排除万难踏上创作旅程,体会其心路历程和生活挣扎。
来戏曲中心参加这场文字历险,费用全免,需要预先登记,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此外还有线上游戏示范直播,邀请城中游戏直播主在原版《文字游戏》上与观众互动解谜,详情稍后公布。
《文字游戏》横扫 GWB 腾讯独立游戏大赛、台北国际电玩展 Indie Game Award 及巴哈姆特 ACG 创作大赛多个奖项。
网上
郑智礼|《庙街合奏》
曲渊澈|《辐射场上的乡村田园诗》
2023 年 2 月 27 日至 3 月 1 日|戏曲中心
茶馆剧场|晚上 7 时 30 分*
《黛玉形成》
一个以传统中国戏曲和古典文学《红楼梦》为切入点,辅以多元数码科技元素的原创剧场作品,在古今掺杂的铺排下,提供了崭新的角度去赏析戏曲的独特艺术表达形式,甚至刺激大家反思切身的生活。
戏曲演员康华和李沛妍演绎一个在未来世界塑造《红楼梦》里感情纤细的人物——林黛玉的故事。传统戏曲有各种含蓄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手法,尤其身段和水袖,身姿细微却意味悠长。如果以 3D 打印、动态捕捉等现代数据方式,去记录和呈现戏曲里的身体表演程式,能否侧写出亘古至今人们复杂的心理和精神面貌?
跨媒界创作人郑得恩于表演里渗透论述和讲解,配合服装、动画等丰富舞台视觉元素,以及戏曲唱念做打的表演。在新颖的追本溯源方式下,带观众回到现实,一起探索和思考我们的当下以至未来。
- 节目长约 1 小时 10 分钟,不设中场休息
- 粤语及英语演出,不设字幕
2023 年 2 月 17 日至 3 月 5 日|网上
麦影彤二|《Art运降临》
2023 年 3 月 2 日至 3 日|戏曲中心
讲座展演
* 免费入场,须预先网上领取门票;名额有限,先到先得。进入节目场地前,观众须先前往戏曲中心地下接待处,以当日电子门票换取入场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