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饰|卡地亚纽约|约 1924 年|铂金、白金、玫瑰金、钻石、羽毛|卡地亚典藏 HO 34 C24|Marian Gérard, Collection Cartier)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将隆重呈献特别展览「百样玲珑──卡地亚与女性」。展览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策划主办,并由卡地亚支持,为全球首个以女性在卡地亚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与影响为主题的大型展览。展览将展出约 300 件卡地亚艺术珍品,包括从 19 世纪至今的珠宝、钟表、珍宝、配饰及文献。
即日到 KLOOK 预订门票:https://bit.ly/39BUGAT
即日到 KKDAY 预订门票:https://bit.ly/3jlMFop
即日到 Trip.com预订门票:http://bitly.ws/Jmsc
「百样玲珑」展透过讲述历史上多位重要女性与卡地亚之间的动人故事,追溯女性与珠宝之间的密切关系,展览其中一大亮点为贞.杜桑(1887 – 1976 年)的故事。杜桑是现代珠宝界的革命性人物。在二十世纪初仍是由男性主导的社会中,杜桑于 1933 年获卡地亚第三代掌舵人路易.卡地亚(1875 – 1942年)聘用,成为卡地亚首位女性创意总监。杜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她于 1949 年设计、并为温莎公爵夫人(1896 – 1986 年)所收藏的美洲豹胸针,它改写了珠宝对女性的意义。美洲豹象征力量、勇气及自主,从此成为了卡地亚的标志性图案。杜桑不仅透过其珠宝设计支持女性争取权益,还鼓励她们追求新女性的勇敢坚定和独立自由的新态度,让珠宝不但增强女性的外在美,还能体现女性的个性与精神。
展览按主题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皇室与贵族女性:优雅与名望」展示皇室及贵族女性在 19 世纪卡地亚发展初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项链|卡地亚巴黎,1947 年|金、铂金、钻石、紫水晶、绿松石|特别订制|卡地亚典藏 NE 09 A47|来源:温莎公爵夫人(1896 – 1986 年)|Nils Herrmann, Collection Cartier)
第二部分「女性新姿:打破传统」介绍卡地亚珠宝设计在女性解放潮流的背景下创作的新风格珠宝。
(中国风格化妆盒|卡地亚巴黎,1928 年|金、铂金、螺钿、珊瑚、蓝宝石、绿松石、缟玛瑙、东陵玉、玉、绿色萤石、祖母绿、钻石、黑色珐琅|卡地亚典藏 VC 72 A28|Nils Herrmann, Collection Cartier)
(瑞兽手镯|卡地亚巴黎,1954 年|铂金、白金、钻石、珊瑚||特别订制|卡地亚典藏 BT 26 A54|Nils Herrmann, Collection Cartier)
第三部分「好奇尚异:跨文化灵感」探索中国和世界艺术如何激发卡地亚的创作灵感,以满足人们对新事物的渴求。
最后一部分「非凡女性:璀璨新传奇」则聚焦卡地亚珠宝与现代女性之间的密切关系,展出的珍品来自多位举足轻重女性的珍藏,包括摩纳哥王妃嘉丽丝.姬莉(1929 – 1982 年)、着名演员伊莉莎白.泰莱(1932 – 2011年)、林青霞与刘嘉玲,以及女企业家何超琼等。
「百样玲珑」展亦着重呈现中国艺术对卡地亚珠宝在设计风格、图案、选材与工艺方面的启发,当中数件展品展示了中国艺术对环球女性生活方式和时尚的影响,例如卡地亚于 1928 年依照路易.卡地亚与夫人(1895–1952年)曾收藏的一件清代康熙五彩庭院仕女图瓷盘制作了含中国风格化妆盒;卡地亚于 1919 年制作其历史上第一件带中国道家太极纹饰「阴阳」的链坠;法国高级订制时装行业的首批女设计师之一珍妮.派昆(1869 – 1936 年)于 1920 年获赠饰有中国传统纹样「双龙戏珠」的卡地亚胸针;以及美国社交与时尚界名媛芭芭拉.赫顿(1912 – 1979 年)于 1933 年结婚时获赠的卡地亚项链,所用的翡翠正是中国人喜爱的名贵宝石。
卡地亚典藏系列凝聚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同时见证社会时尚潮流的变迁。在过去三十多年,卡地亚典藏系列曾在逾三十家全球顶尖的文化展览机构展出,当中包括 2009 年和 2019 年两度于故宫博物院展出。
为配合「百样玲珑──卡地亚与女性」特别展览开幕,博物馆将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包括学术讲座、专题电影放映、演艺活动及艺术工作坊。博物馆亦得到卡地亚赞助,将为弱势社群人士提供 5,000 张免费入场门票。
即日到 KLOOK 预订门票:https://bit.ly/39BUGAT
即日到 KKDAY 预订门票:https://bit.ly/3jlMFop
即日到 Trip.com预订门票:http://bitly.ws/Jmsc
所有图片 © Cartier,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