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堂演奏廳》《那有一天不想你》《捨不得你》這三首經典中的經典,十多年前你有沒有打開過CD盒內那本歌詞集看看作曲人是誰,對,是同一位音樂人,林慕德。他創作過無數經典流行曲及廣告歌,如今入行四十多年,以作品展音樂會來作一個回顧就最好不過。我們找來Mahmood細說由讀書到入行,再到拿下年度歌曲大獎的點滴。話說會來,年輕一輩應該從來沒有翻看過CD盒裡的歌詞集。
回港後是如何入行的?
林: 當初因為我的嫲嫲、舅父、姨姨、姑媽都很喜愛音樂,導致我很小就很喜歡音樂。後來一場大病,學業不太跟得上,婆婆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語言,所以便買了一部收音機給我。電台有中文,也有英文的,而英文的則有很多歌曲可以聽到,既可聽英文歌,又可以學英文。本身在家都是以「唔咸唔淡」的廣東話溝通為主,有了收音機之後語言就有了進步,學業也進步了,真的感謝婆婆。及後在充滿競爭的學校中,我發覺我的音樂比其他人都強一點,尤其是彈鋼琴,因此我就加緊練琴,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尊重。到了十一歲我開始寫歌和彈樂隊,十四歲便作了一首英文歌給Esther Chan,然後便到加拿大讀書,也有繼續夾Band,未讀完書已在唱片公司工作,有一些作品在美洲是上榜的,因此媽媽覺得我可以回港在熟悉的環境讓更多人栽培我,於是我便回到香港開展我的音樂事業。在未到加拿大前我跟EMI的KK Wong也蠻稔熟,當時他是監製,也是我的同校師兄,因此一回港要找工作便找他,我亦順利入了EMI,還給了EMI Productions這個部門給我自生自滅,讓我接Job、作曲、做電影配樂、廣告等等。
錄音室中有甚麼趣事可以分享?
林: 錄音的時候當然有趣事,但不算很多,因為通常時間通常都比較緊迫,大家都會很緊張,彈錯的時候就互相取笑,會埋怨,甚至會有磨擦。當中最難忘的是一次我要錄一隻歌,但鼓王Donald Ashley找來找去也找不出那個Mood來,一怒之下把鼓棍擲下,說沒有概念首歌是怎樣的,又怎麼會知道以甚麼feel打出來,於是我便立即用鋼琴自彈自唱,讓Donald聽聽,於是便順利錄好了《去吧!》這首歌。
在華納唱片公司擔任音樂總監時有甚麼最難忘?
林: 在華納的時間我是不太熟悉那環境的,對公司中的生意是不太懂的,我也過於藝術,但亦因此做了一些好作品出來,因為我不會容許我不喜歡的東西面世的,希望能對自己的「質地」作出個定義,保持質素。華納時期的佳作當然包括《捨不得你》,這首歌的確花了很多心血,當初是有很多商業上的問題要解決的。Sammi在十多歲時已來我的錄音室唱廣告歌,非常之Talented,因此李雋亦十分欣賞她,而李進本身亦是這個行業的專家,所以華納時代最難忘的就是跟他共事。
最喜歡自己創作的那一首歌? 又最喜歡那一位歌手?
林: 如果是我自己寫的歌,最喜歡的就是《大會堂演奏廳》,因為不需要人唱已經很動聽,我也不知道為何會忽然間寫得出這麼好的旋律出來。而我最喜歡的歌手就是…如果是唱過我所寫的歌的話…是沒有的。但如果是說喜歡其唱歌的味道和技術的,是有幾個的,其中一個就是Al Jarreau,他是一個美國的黑人爵士歌手,他的演繹技巧是很高深的,也很有味道。如果是自彈自唱的歌手,就當然是最喜歡Stevie Wonder了,毋庸置疑。
1974年入行至今已43年,當中最難忘的事件是甚麼?
林: 我在樂壇這麼久,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那有一天不想你》這首歌,拿了五台的Grand Prize,很感觸能在樂壇得到這個榮譽,但同時我也是因為這首歌而離婚的,因此同時也是最遺憾的事。
8月的演唱會,有什麼訊息想帶給聽眾?可以透露演唱會嘉賓嗎?
林: 這次音樂會的由來,一來是因為慶祝我「登六」(60歲)了,我亦希望將一個音樂的晚上給予喜歡我所創作的音樂的朋友,同時更希望可以透過音樂幫助到社會,尤其是在語言方面,這是我一直很想做到事情,因為如果香港不是兩文三語的話,競爭會落後一點,所以我們不能抹殺母語來學外語,透過音樂讓小孩了解語言當中「音」的部份,因母語跟外語的發音是不同的,若你能理解「音」,那麼小孩的語言能力很會高很多。而這次演唱會的訊息就是「世界和平」和「教育要有方法」。
邀請嘉賓方便正在籌備當中,而考慮因素亦包括該嘉賓自己的演唱會門票售罄了沒有,又或者他們要登台。但VIP嘉賓是一定會有的,其中有一位是很少在香港出現但歌唱得十分之好的,大家要好好期待了!
有甚麼說話想寄語樂壇新人們?
林: 我想提醒一下各位音樂家和藝術家,即所有歌手、編曲等等喜歡音樂及把音樂當作事業的人,我們所做的是音樂,因此應該一切以音樂行先,不是樣貌、家底、關係,到最後還是觀眾聽了之後是否喜歡這首歌,想不想再聽。宣傳當然重要,但同時宣傳也可能害了你,因為那不是令人慢慢細味,而是迫人喜歡的,因此很多時電影中的歌曲都特別動聽。如果你真的喜歡音樂,一切以音樂為首。
編: 黑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