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藝舫呈獻 Nogah Engler 的香港個人展覽——《時移》。
Engler(生於1970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擅於描繪田野的隱秘風景。泛紅的鄉郊與空洞的森林看似模糊地浮現在表面,引起霧化的視覺效果。而現實中,每一幀畫都表現出不同的層次和複雜精細的細節,以向古典西方藝術大師致敬。
展題《時移》旨在探索與演繹非線性的時間。藝術家把每幀畫當作成一個個考古遺址將過去與現在聯繫在一起.
Engler擅於從個人回憶中抽取一些特定的地點,作為其畫作的創作走向。這些地點不但鑲嵌在她父親家族的集體心靈深處,更是見證了無數歷史變遷,隱含著Engler家族三個世代所遺留下的痕跡。憑著這些獨一無二的回憶,Engler的內心世界萌生出種種畫作靈感。
藝術家汲取並融合資訊作為其實踐的開始。當她不再被個人領域束鎛的那一刻,便會浮現出一個不同的敘事。不僅探索對稱性和均衡的組合,更重要的是以一種有形的方式去整理內心世界的心理碎片。(心理碎片定義:消耗心理能量,卻沒有任何建設性意義的零散思緒和行為。)
文藝復興晚期的義大利繪畫大師意識到要營造出完美的場景,必須要透徹了解三維空間的平面和透視,因為兩者有著影響整體畫面的根本重要性。Engler深悟這個歷史沿傳而來的藝術習慣,她舉出景觀可以在當代繪畫中被定義的看法。只要逐漸建立表面,然後通過適時的添加和移除過程,允許藝術家去創造分段。這將會是一個十五世紀藝術作品的對照,也體現了一個從未形成的景觀。
通過利用熟悉的古典圖像及其與藝術家自己的象徵主義的融合,在傳統田園詩的建構中存在破壞。 恩格勒的繪畫可以被解釋為一種拼貼的形式。 “自然之後”一起編織細膩的樹葉,錯綜複雜的刺繡和人物在古希臘帶狀裝飾之間走過的煙霧地平線上的圖像。 這裡展示了人類的二元性質,創新和創造的能力,同樣地,毀滅的能力。
畫家透過挪用熟悉的古典圖像,融合並塑造出自己獨特的象徵主義,重構了傳統田園風光的景象。Engler的畫作可以被理解成拼貼畫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