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務
2019年9月7日 (星期六) 下午2時30分 ‑ 5時 (2小時 30分鐘)
香港中環荷李活道10號
$150(正價) / $75(學生)
提供

《相/人/再起舞》源於曾翠珊、曹德寶、葉奕蕾、丘智華及岩井Remu 2017年製作的《相/人/舞》雙頻道錄像裝置。五位舞蹈影像導演回應澳洲編舞及舞蹈影像導演蘇・希利所提出的「人像概念」,各自拍攝多位當代香港舞蹈藝術家的錄像,組成十幀流動人像 。《相/人/再起舞》是《相/人/舞》的延續,導演重新剪輯影像,以嶄新角度呈現今天香港舞蹈藝術家的面貌和心法。

蘇・希利在2017年提出有關「人像概念」的課題:
人像能夠表達難以言傳同時極具力量的身份概念,為觀察與被觀察雙方建立深厚聯繫。人像的本質涉及看見與被看見,要求我們對他人深入分析、為自身揭示不同意念,以及尋找與身處世界的種種關係。作品中透過香港獨有的景觀及歷史為本,創作兩段人像短片,以動作語言來探討身份概念。

*設有映後座談會

1.1 無名路

記憶與身體作為生命的載體,徜徉在浩蕩無涯的大霧中。
如果城市作為一個中介,身處不同境遇的人,在無名的路上,可否找到屬於自己安身之所?


1.2 記憶中混濁的霧是我的畫像

對我來說,「人像」是如何記著某個人的本質。
又或者是一個記憶的凍結,當她的靈魂和思維在某個時空相遇後。
記憶總是感性的,卻有欺騙的可能。
對其存在和觀點抱有疑問的時候,我希望借助水的不同形態去捕捉兩位香港舞蹈藝術家:
一位處於寒冷的冰封狀態,另一位在煙霧彌漫的混亂中。
同樣都是一閃即逝。


1.3 遇

『遇』嘗試探索兩代舞者與香港之間的故事,請來梅卓燕與她於香港的第一位老師劉素琴女士一起舞動。同是華僑的兩位舞者分別來自印尼與緬甸,梅媽媽來自印尼到中國,劉老師來自緬甸到中國,其後她們都來到香港,舞蹈把二人連結。動與靜之間觀照彼此。兩女性的肌膚說著她們的故事,時間的流動,舞動的身軀交換著師徒之情,亦帶著異鄉人之間的互相慰問。


1.4 如人上山

「山」,就是五蘊山,色、受、想、行、識,我們的自我。
上山即自我修行,各自努力,尋找自由之路。
雞飛狗跳之際,當如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以求決了。


1.5 島與巷

我們似是身處窄巷
也像永生續活在無人的島嶼
擠壓
在城市的邊緣被擠壓
放逐
在時間的盡頭自我放逐
詩人和夢
被囚禁的旅人和聲音
舞舞舞吧!
兩種時刻 兩面世界
窺視生存的一個瞬間或永恆


2. 《冇照跳》

影片簡介:
《冇照跳》由香港著名視覺創作人又一山人(黃炳培)連結三位同是香港資深舞蹈家的好友:伍宇烈、梅卓燕及邢亮,透過互動來創作對話,帶出三個把半生投進舞蹈的香港人對舞蹈藝術、生活的地方、身邊的人和物所產生的感悟。

由又一山人構思「冇照跳」這題目框架,在電影中三位主角以即興舞動及互動對話,分別展開對人、物、空間的解構:
生於香港,曾在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團出任舞者,及後回來香港發展編舞事業的伍宇烈,分別找來三位特殊的朋友和親人跟他合作,在過程中用舞蹈重新連結三段關係;生於廣州,在香港成長的梅卓燕走進導演安排急速變遷的城市角落中起舞,對當下我城有感而發;在北京出生,在香港發展的邢亮探索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看與被看」的關係,在沒有俗世約束下起舞,從而思考人在現實環境下如何影響思維空間,再反思自身如何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世界。
三人的背景和創作方向與又一山人不大相同,但四人對生命和對香港的熱情和愛護,以及面對人生下半場的感受,透過真誠的即時紀錄表露無遺,期盼這城能如昔以豁達包容,正面態度往前走,往前舞動。

城市售票網 URBTIX城市售票網 URBTIX | 公開發售
2019年8月14日 (三) 上午10時 開始

(已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