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0日 ‑ 8月8日 (逢星期二至六) 上午11時 ‑ 下午7時 (8小時)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號 K11 ATELIER Victoria Dockside 807室
免費
提供


陳飛,《放學早回家》, 2010. 麻布、丙烯. Ø: 130 公分 | 51 3/16 英吋.
攝影: Ringo Cheung.
圖片提供: 藝術家與貝浩登.

貝浩登香港新空間首展《萬花筒:當代肖像》
呈現精選藝術家肖像作品


貝浩登(香港)宣布進駐尖沙咀海旁的K11 ATELIER Victoria Dockside,並舉辦首個以肖像為題的群展《萬花筒:當代肖像》,透過精選藝術家的視角探索當代肖像的意念。

是次群展呈獻十位藝術家的肖像作品,他們分別為Hernan Bas、陳飛、Jean-Philippe Delhomme、加藤泉、MADSAKI、Eddie Martinez、Barry McGee、Mr.、村上隆及高野綾。展覽匯聚不同的文化和藝術實踐,藉此探索再現(representation)和自我表現(self-representation)的方式,以及從中得取的方法。作品遊走於具象與抽象,和內觀與感知之間,檢視身份和人文理想如何在成為審視和改變的對象底下得以構建。

肖像在藝術史上一直具重要意義。在發明照相機前,大眾只能以繪畫、速寫或雕刻來記錄一個人的樣貌。當肖像其後由具紀錄功能演化為更抽象及啟示性的展示,藝術家便開始嘗試以各種生動的方式表現自己和同代人。以人為中心的肖像藝術捕捉了個體的本質及其更廣義的精神狀態,反映人物本身之餘,亦同等程度上反映令畫像成形之人。

《萬花筒:當代肖像》以肖像為起點,闡釋人類形態被理解和轉化的方式。每件肖像作品都折射出藝術家的視野,展現如萬花筒般的千姿百態,同時反映出多種敘述、存在狀態和自我的變化。


艾迪·馬丁內斯,《無題》, 2020. 紙、油畫、丙烯、水彩. 連框:65 x 84 x 4.5 公分 | 25 9/16 x 33 1/16 x 1 3/4英吋.
攝影: Ringo Cheung. © Eddie Martinez;
圖片提供:藝術家與貝浩登.


貝瑞·麥吉, 《無題》, 2020. 木板、丙烯、水粉;23個元素. 198.2 x 146.1 x 4.5 公分 | 78 1/16 x 57 1/2 x 1 3⁄4 英吋.
攝影: Maiko Miyagawa. © Barry McGee;
圖片提供:藝術家、貝浩登與 Ratio3, San Francisco.



是次遷址是繼貝浩登近年在上海外灘區成立亞洲旗艦畫廊,以及在巴黎增設新沙龍空間後的又一里程碑。貝浩登成為首間選址Victoria Dockside的畫廊,香港空間座落於臨海建築K11 ATELIER,距香港藝術博物館和香港文化中心僅幾步之遙,同時毗鄰將來位於西九文化區的M+ 視覺文化博物館和藝術機構。

新空間由設計前中環畫廊的室內設計師傅厚民(André Fu)打造,其中再現舊空間的標誌性設計元素,包括橡木地板和氧化青銅豎框。畫廊飽覽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方向的維港景緻。畫廊與環境的緊密聯繫與展廳的全新規模,希望訪客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下立時感受藝術作品。

無須預約,訪客必須於大堂接待處登記以獲取訪客證進入大樓


《萬花筒》於貝浩登(香港)現場, 2020.
攝影: Ringo Cheung. ©2008
Mr./Kaikai Kiki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提供: 藝術家與貝浩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