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古董單車, 不少人會將之想像為只可遠觀的收藏品;事實上,遠至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產的單車,至今時今日不單止外形典雅如昔,更依舊保持良好性能,適合每日騎乘。foreforehead在疫情稍為緩和的時刻,有幸邀得香港資深古董單車收藏家Chris Lee(李國超)在深水埗閣樓展出包括Raleigh(萊利)、Hercules(克加路)、Rudge(紅掌)等多輛珍藏,以及一系列單車配備,同時Chris亦會分享多年來的收藏經歷,藉此希望大家在不能外遊的日子,以古董單車遊走城市,重新想像單車在舊時代開啟人們對自由的想像。
作為本港最資深的古董單車收藏家之一,Chris由10多年前開始收藏古董單車,高峰時期有近40輛,當中以英國出品的單車最多,涵概二十至七十年代的產物。他形容當年的單車造工精細,製作工序繁複。「在那個時代,單車的定位是供人終身擁有,一直使用,還可以代代相傳。」Chris說,當年一名工薪階層大概要付出一年的工資,才能夠擁有一部單車,有人擁有單車後更會特意到影樓拍照留念。
Chris對於收藏古董單車,有近乎完美的追求——在尋得心儀的古董單車後,他會傾盡全力,為單車找來原廠靈件,交給本地專業的師匠全車拆開檢查,作復修及保養,務求令單車最接近原貌;然後,Chris會為每一輛單車度身訂製不同的配置,包括:為 把手、座位包皮;特別縫製車尾行李箱、尋找當年出品又與該車匹配的車頭燈等。「單車可以非常具個人特色,當年如果那是一位職人的座駕,車尾位置會加上工具袋;畫家則會請人訂製專問放畫具畫架的車尾袋,可以說『見車如見人』。」
這次Chris會於 7 月 8 日至 8 月 2 日期間,在foreforehead展出近十部主要為英國出品的單車,還有珍藏單車配件,包括車頭燈、座椅、把手、車尾袋等,展出之所有單車皆性能良好,適合每日使用,售價亦相當吸引。
單車作為生活品的角色眾所周知,但古董單車還將我們的精神帶回舊日——那個交通工具仍然匱乏、人們行動受到束縛的年代,單車的出現,給予個體往來不同地方的自主自由,擴闊眼界及社交;至現世代交通發達,但單車多年來仍然是探索城市的好旅伴,因為其快慢皆宜,又可隨時停留在一處作深度遊歷。
在疫症期間,我們過著不能外遊的日子,但foreforehead希望這個古董單車展覽,讓大家可以想像更多方式,去觀察遊歷我們一直以為熟悉的城市,發掘更多新趣。
About Chris Lee
視覺藝術教育工作者、古董單車收藏家。主要收藏20至70年代英國出產單車,高峰時期的藏品有近40輛,收藏品中以二十至七十年代英國出品居多。Chris對於古董單車的美態,以至背後的文化都非常著迷。
他重視古董單車的機件運作,期望每輛單車可能完美復修,回復當年可踩可用的狀態;並會為不同的單車訂製專屬配件備。隨著Chris將會離開香港,是次把部份收藏展出,希望公眾可以對古董單車有更多更貼地深入的了解,也希望為愛車尋找合適的新主人,延續新的單車故事。
About foreforehead
位於深水埗一家舊日布店的閣樓,現改裝成一邊是藝術空間,一邊是選物店。店主開店前為雜誌記者,喜愛看藝術寫藝術,到處嘗新,也鍾愛家品小物,便決定將三者結合,成為藝術空間+小店。
foreforehead的藝術空間,源於店主偶然會買藝術品,卻覺得畫廊及藝術博覽離生活太遠,於是便希望在一個多元社區當中,試做一個藝術空間,讓街坊、到深水埗買布、買電器和閒逛的人,也可看看展覽,買買藝術品。至於選別店的部分,則搜羅了本地、日本、韓國、歐洲,還有美國一些獨立品牌的生活小物,好令生活過得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