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6日 ‑ 7日 (每日) 下午2時 ‑ 7時 (5小時)
香港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 2/F
免費
提供


節目簡介
一個看似虛構的城市,充滿似曾相識的情節:城市以身體建造結構,裝置刻劃輪廓,聲音化作語言,好像機器不斷重複運作,直到完結。 經過三個階段的講座、工作坊及技術實驗,梁基爵、黃俊達、羅穎綸及馮穎琳帶領學員,與創作伙伴一同實踐獨有的演出模式:由多個裝置作品組成的展覽,像一個跳蚤市場也像一個城市,裝置涵蓋戲劇、肢體、機械、 聲音、影像、電子程式等,大銀幕播放的畫面令看似互不相干的單位產生關係;演員同時穿梭裝置中進行互動表演,讓觀眾感受科技為媒體/表演藝術帶來的新感官體驗。

節目詳情
第一部份展覽 (1400 – 1600)
由多個小攤檔組成市場展覽,展覽由不同裝置組成,形式有電子裝置、聲音、影像等。以身體運作的協調與自主為基調,籌劃出一系列獨立又互為影響的攤位,攤位內和攤位之間都以無形行動觸發有形改變。因此,攤位內容會分別探討不同的議題,就如身體不同的部位可以獨立運作;有部分攤位更會利用不同感官(身體)探索,更立體感受和體驗議題。

第二部份:展覽及互動演出 (1600 – 1800)
展覽的裝置開始運作和觀眾互動,並且將不同場景投放到銀幕,以不同的組合播放攤檔的畫面,令看似互不相干的攤檔,在銀幕上互相產生關係。再加以戲劇、肢體舞動配合,令觀眾欣賞銀幕之餘,也可加入表演。

第三部份總結演出 (1800 – 1900)
將部分攤位的元素延伸,再加入新的元素,包括形體動作、舞台裝置、聲音,整合為一場完整的演出。由形體演員,將人群視線帶到主舞台範圍,回應每個攤位細節、數據、反應,建構大型Machine,像是機械城的中心。


主要創作:梁基爵 x 黃俊達 x 羅頴綸 x 馮穎琳
共同創作:龐百勤、陳嘉運、周晉光、葉曦汶、陳卓欣、陸尉俊等
作曲 / 樂手:梁基爵、農尚青、羅穎綸